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005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车日”活动。“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绿色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
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
B.为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 |
B.工厂把烟囱造高 |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
D.使用无氟冰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上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
A.A以前 | B.A到C |
C.C到B | D.B以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
A.可再生能源 | B.煤 |
C.天然气 | D.核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层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区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
D.沙尘暴肆虐全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小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 B.广东、福建 |
C.海南、贵州 | D.辽宁、山东 |
A.自然资源贫乏 | B.交通设施落后 |
C.煤炭消耗量大 | D.第三产业发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小题1】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春节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大自然的报复是可怕的,人类应屈服于它 |
B.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
C.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
D.这是天意,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 加大技术投入 B 加强市场营销
C 改善交通条件 D 大量使用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