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3.3《地表形态的变化》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丘陵地区的剖面图,图中1,2,3,4,5分别代表第三纪、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的地层。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B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
【小题2】A,B两处钻井有可能打到煤层的是___________处。
【小题3】该地区水循环类型属___________
【小题4】图中4所表示的地层中能否找到三叶虫化石?为什么?
【小题5】如果在地层3中找到珊瑚化石,可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在地层________中可能找到始祖鸟的化石,在地层 _________中有可能找到大羽羊齿化石。
【小题7】在地层5中能否找到化石?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3.3《地表形态的变化》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内部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A是 界面,B是 界面,这一界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 。
【小题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 ,② ,①+② ,
①+②+③ ,④ ,C ,D ,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3.3《地表形态的变化》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喜马拉雅山区结构平面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板块名称:A ,B ,喜马拉雅山脉是此两大板块 运动的结果。 (江或河)谷地是两板块之间的消逝的遗痕——地缝合线。
【小题2】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原因是 。
【小题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后 ( )
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 | B.出现了灵长类 |
C.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 | D.出现脊椎动物——鱼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该图中北极地区位于昼半球(DAB曲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图中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DAB为____(晨线或昏线)。
(2)若此时D点位于北极圈上,则此时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达到____(最大或最小)。
(3)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最小的是__。
(4)图中所示日期为____,节气为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为____,A点的昼长为____, 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5)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近.远)日点附近,公转的速度____(较快,较慢),这天之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
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回答: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B等高面)和高处(A等高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方向。(2分)
(4)运用该原理解释其存在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
① ②
③ ④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
(3)该图表示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的依据
是 。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E为 波,F 波。图中A、B两个分界面中,B为 界面,在该界面上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是 。
(3)图中圈层J为 ,其主要特点是 、
。
(4)图中D、H圈层的物质状态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该表中所列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1分)
地点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2小时 | 13小时56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该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6分)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10分)
(1)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 。(6分)
(2)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