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表: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回答
(1)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7、8月;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是携带的必备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和防水服;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建议的地理背景。(12分)
(2)图10中B是该区域青稞、小麦、豌豆产区且产品的蛋白质含量高,请分析B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6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半岛及附近岛屿)图1
材料二:该半岛所在国的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表1
(2月)均温 |
—0.4℃ |
(7月)均温 |
16.6℃ |
年降水量 |
613(mm) |
| 1980年 | 1999年 | 2005年 | |
消 费 结 构 | ![]() | 546 | 355 | 350 |
煤炭(PJ) | 241 | 328 | 165 | |
天然气(PJ) | 0 | 82 | 192 | |
可再生能源(PJ) | 24 | 50 | 130 | |
能源自给率(%) | 5 | 52 | 156 | |
CO2排放(万吨) | 5310 | 5270 | 49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20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1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图22是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
(1)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的主要地貌类型?在20世纪,该地貌曾经以每年1 000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分析其主要原因?
(2)指出该河入海河道的变迁特点?并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EF段应选择什么季节(北半球)航行,理由是什么?
(3)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在E处遇到了地震。你认为可信吗?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亚洲部分地区某年9月5日的近地面等压线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图中天气系统的影响,该日B城市与A处相比天气有什么特点?
(2)描述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天气变化过程。
(3)简述图中H地气压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2)分别简述等温线在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23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
材料二: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小明认为去支流a处漂流好,小畅认为去媚河上游b处漂流好,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处和媚河上游b处“漂流”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4分)
(2) 小明和小畅乘船游览尼湖,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4分)
(3 ) 为了解决媚尼风景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景区计划在图中D处建一水坝(图中‖处),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4分)
(4)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2分)如图,O为南极点,MA为晨昏线,M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切点,而且与经线OB相交,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请读图回答:
(1)A点的地方时是 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武汉某区(114.5°E,30.5°N)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此时武汉的地方时是 。
(3)此时控制杭州的气压中心是 压,气候特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