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484  27492  27498  27502  27508  27510  27514  27520  27522  27528  27534  27538  27540  27544  27550  27552  27558  27562  27564  27568  27570  27574  27576  27578  27579  27580  27582  27583  27584  27586  27588  27592  27594  27598  27600  27604  27610  27612  27618  27622  27624  27628  27634  27640  27642  27648  27652  27654  27660  27664  27670  27678  109140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10-2011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组成。

(1)长城属于       文化景观,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            (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资源,试说明它的价值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哪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10-2011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云南傣族竹楼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傣族的竹楼,是一种纯竹木结构的建筑,竹楼的柱子、梁橼都是利用竹节和竹楔巧妙地结合起来,不用铁钉,墙壁和地面都是花纹漂亮的细竹篾笆。
(1)傣族竹楼属于       文化景观。其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是                                                                    
(2)一般情况下,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               ,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相适应。
(3)以上两小题说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关系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10-2011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如下图4种房屋建筑,反映了4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地区, 此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
(2)乙分布在我国__      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        _为主。
(3)丙分布在我国_____    ___地区,它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4)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表示的建筑名称为______________,所在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____      
(5)甲、丁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风俗习惯B.气候条件
C.生产活动D.地表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浏阳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草绘的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材料二 该地理兴趣小组对所在城市农产品产销状况进行调查,得出如下数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1
生产成本(元/kg)
2.5
2
0.8
0.4
运费(元/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我国________。(选择填空)
A、东北平原  B、渭河平原  C、太湖平原  D、成都平原
(2)根据材料二,在距离该城市1千米的耕地上,从经济效益考虑,最适宜种的作物是________。
(3)图中A、B两点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_,河流支流的流向是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较差,可能是什么原因?
(5)该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大量种植甘蔗,而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种植较少。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浏阳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日,P、Q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5)Q地位于M地的________方向。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________方向。
(7)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浏阳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区气压相关天气系统分布图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________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________风。
(2)甲、乙、丙、丁四处中,当前可能出现逆温现象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提示: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递增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3)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下降到1015hpa,由此判断,这段时间北京市的风向和风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若此时北京正遭沙尘暴的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材料二  世界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三: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元)
东部
58
41.2
7594
中部
28
35.7
4426
西部
14
23.1
3456
(1)材料三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大、小)一些。(2分)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2分)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4)从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产业构成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与其产业向外转移有关,美国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美国产业转移到中国,对中国何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福建省漳州三中高三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8分)
材料一:图19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19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19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   ),请说明理由                               
                                                                                                                                                     
A.花岗岩  石灰岩                        B.玄武岩  大理岩
C.喷出岩 沉积岩                          D.花岗岩 大理岩
(3)②、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                    。(填字母)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19中①处至少发生过次地震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福建省漳州三中高三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新网2008年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      (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                  ,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                           
(3)三亚到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双选)

(4)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          (A、B),其成因是                                                                          
                                                                          
(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B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