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眉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某阿根廷某农业畜牧区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⑴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区域为 草原,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
⑵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势的自然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是
,交通区位优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眉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图11),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6分)
⑴填注“亚欧大陆桥”干线上的重要城市名称:A ,D 。
⑵连接B、C之间的铁路名为 ;该铁路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分别由
铁路、 铁路以及乌鲁木齐至 的铁路所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甲乙两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其中表1和表2反映的是甲中学不同季节
的作息时间表,表3是与表2同一季节的乙中学作息时间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表中所使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 (时区)的区时 。
(2)甲中学夏季的作息时间表是_____________ (表一或表二或表三) ,
运用你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判断理由:
(3)乙中学可能位于甲中学的_______。
A.东部地区 | B.西部地区 | C.南部地区 | D.北部地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邯郸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13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植被破坏和荒漠化密切相关,你认为可以通过3S中的____________进行检测?
(6)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邯郸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读图回答问题。(17分)
(1)图甲和图乙的关联性体现如下:(12分)
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A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 。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上图空格中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 __________ ;该地区的综合整治措施有 __________ 。
(2)图乙中的__________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 (共5分)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邯郸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粮食作物的差异。(2分)
(2) 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4分)
(3) 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眉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上海港是位于 三角洲上的一个 港,
也可以作 港,主要港区沿 江分布。
(2)上海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对港
口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
(3)影响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眉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右面地质构造示意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
地貌名称是 。
(2)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
是 。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
(4)若要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四川眉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8),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8分)
⑴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20°N,30°E) B.(25°N,25°E)
C.(23.5°N,60°W) D.(40°S,120°W)
⑵ 在④处地轴上方绘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⑶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⑷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① 日,② 日,
③ 日, ④ 日。
⑸ 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四川成都树德协进、石室蜀华高二5月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乙 丙
材料二: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 ,分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3分)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 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但现在又“重震雄威”,说出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4)丙图中的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 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