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662  27670  27676  27680  27686  27688  27692  27698  27700  27706  27712  27716  27718  27722  27728  27730  27736  27740  27742  27746  27748  27752  27754  27756  27757  27758  27760  27761  27762  27764  27766  27770  27772  27776  27778  27782  27788  27790  27796  27800  27802  27806  27812  27818  27820  27826  27830  27832  27838  27842  27848  27856  109140 

科目: 来源:江苏武进高级中学2009 ~ 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以__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显示我国石油大约在_________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量。未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  ,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采取的积极能源措施有   (    )

A.严格控制石油进口数量,不断提高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B.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C.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
D.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E.大规模使用核能、太阳能来代替石油
(4)简述确保我国石油安全采取的积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武进高级中学2009 ~ 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__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图中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武进高级中学2009 ~ 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km,预计2010年年底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  图示南北不地区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资源主要是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_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A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海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⑴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甲图
乙图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答出三条):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2)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海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6分)
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图1                              图2
(1)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布局②的理由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由于_____________的原因致使农业经营规模还将扩大,这说明
农业生产受_________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图l6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海域具有世界意义的海洋资源是__________ 。(1分)
(2)影响两海域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自然灾害主要有______ 、 _______ 。(2分)
(3)两海域在开发利用该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其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分)
(4)上述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有 _________ 、_______ ,防治的对策有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图l5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古长城受损毁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_ 。(2分)
(2)简述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 。(4分)
(3)该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解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图l4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区域各自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 。(4分)
(2)两区域发展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 。(4分)
(3)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甲、乙两区域可进行合作互补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 题型:综合题

图l3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4分)
(2)该区域种植柑橘的不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3分)
(3)该区域交通和农业技术条件的改变,对柑橘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3分)
(4)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可发展的产业有 ___________。(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杭十四中二〇〇九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____ ℃。(2分)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________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 。(2分)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______ ,风速比荒漠 ________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________ ,风速比荒漠 _________ 。(4分)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_____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__________ 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1分)
(5)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原因。(4分)
(6)为了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有人认为栽种草和灌木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其自然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