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739  27747  27753  27757  27763  27765  27769  27775  27777  27783  27789  27793  27795  27799  27805  27807  27813  27817  27819  27823  27825  27829  27831  27833  27834  27835  27837  27838  27839  27841  27843  27847  27849  27853  27855  27859  27865  27867  27873  27877  27879  27883  27889  27895  27897  27903  27907  27909  27915  27919  27925  27933  109140 

科目: 来源: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理想大洋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将图中南半球的洋流运动方向标出来。
【小题2】若该图为太平洋海域,则图中的序号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小题3】图中①②③三支洋流中,是被盛行风吹拂而形成的是             该盛行风为               
【小题4】图中A、B两处可以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若该图为太平洋,则该渔场名称是                 
【小题5】洋流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用箭头在图中绘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
【小题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运动,再形成________ 运动.(垂直或水平)
【小题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  __    
【小题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_   
【小题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A>B>CB.C>B>A>DC.B>C>D>AD.B>D>C>A
【小题6】图中A点气温比B点气温________ (高或低)。
【小题7】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           ,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示意图” (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A       ,日期是       ;B       ,日期是       
【小题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小题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西南师大附中高2010级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小题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12分)
【小题3】回答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根据主要补给类型分析由此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12分)
【小题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3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4亿。

图A  200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图B  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小题1】从图A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从图B可以得出2003年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特征是                         。(2分)
【小题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2分)

A.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
B.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C.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D.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费用要低于人口流出地区
【小题3】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2004年广东、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小题4】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某城市规划图”,该市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虑,应选           线(A—C—B线,还是选A—D—B线)较合理。请简述你这样选择的依据。(6分)
【小题2】下列工厂合理布局应在图中①②③④哪一个位置,请连线表示。(4分)

A.化工厂①
B.钢铁厂②
C.自来水厂③
D.食品厂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文科意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资料和图表(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材料: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才开始进入汛期。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的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对洪水起着调节作用,干流不致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小题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小题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导致这次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为解决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保护源地的生态环境,建立了我国最大的              自然保护区,保护广大的天然林,并在广大地区营造__________。
【小题5】长江三峡工程将在______、发电、航运、______、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文科意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小题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归纳我国旱灾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规律。(4分)
【小题2】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小题3】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文科意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亚洲东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5分)

【小题1】图中气压的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在以下选项中的

A.隆冬季节B.冬春之交C.春末夏初D.秋末冬初
【小题2】图中锋面在图示位置较长时间徘徊,形成__________天气现象。
【小题3】2003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文科意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特别是郴州市遭受50年一遇的强降雪过程,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70亿元。
材料二: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会地带,东经112°13′~114°14′和北纬24°53′~26°50′之间。京珠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在建的武广高铁贯通南北。

【小题1】从地形角度,分析郴州市降雪较其他地区多的自然原因。
【小题2】此次冰雪灾害还可能会引起哪些地质灾害?
【小题3】你认为此次冰雪灾害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