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743  27751  27757  27761  27767  27769  27773  27779  27781  27787  27793  27797  27799  27803  27809  27811  27817  27821  27823  27827  27829  27833  27835  27837  27838  27839  27841  27842  27843  27845  27847  27851  27853  27857  27859  27863  27869  27871  27877  27881  27883  27887  27893  27899  27901  27907  27911  27913  27919  27923  27929  27937  109140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北方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分)
(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      作用所致。
(3)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处中的    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在     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
(4)此图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5)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点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6)地球由图中B公转到D期间,窗外天亮的时间为(2分)
A.越来越长 B.越来越短C.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D.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图17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后,国土资源部迅速组织国家和10余省的地质调查力量实施紧急排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地面调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汇总表

(1)此次地震位于中国                     地震带,是由于印度板块向      (方向)移动,与               板块相撞,推动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导致此处岩石圈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引发四川西部断裂带震动。
(2)此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            为主。分析当地这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选择填空)。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
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完成下列要求。

纬线
23°26′S
66°34′N
90°N
正午太阳高度
43°08′
46°52′
23°26′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图中虚线为南北极圈)(2分)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                (2分)

(3)(4分)该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图中780的子夜太阳高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 。
(2)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_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污染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我国不同省区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均存在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理位置上看,A.B.C三地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_______________,D地发展外贸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
(2)从能源条件分析,A.D共有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_______B.C缺乏的是_______________.
(3)从发展农业的条件分析,水热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土壤肥力最好的是________地(填字母),D地气候优势是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
(4)长江三峡巨型水电站建成后,其电力可送达上述四地的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填省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区域的基本含义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稠密的      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  使人们      。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众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数码①表示的是    (商品粮基地),数码③是   (商品粮基地)。但这一地区,在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   平原和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比不上     南部和      平原。
(3)位于长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      条件基础上,发展    耕作业,主要种植      ,此外,还有               等作物,一年    熟至   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图为武夷山玉女峰。2012年,武夷山共接待中外游客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长,景区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说出玉女峰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并简述该景观的主要成因。(3分)
(2)从政府机关、旅游开发规划者、旅游者角度,分别列举武夷山旅游环境保护中应采取的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每点1分,共10分)

 
甲图
乙图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答出三条):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答出2点即可)
 
(答出2点即可)
 
⑵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a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其气候特点是                               ;表示b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其气候特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沿海某地区开展研究性学习,依据以下提供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地理学习小组的研究思路如下:

 
材料二:该地区的部分资料图

材料三:调查发现,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形及其主要成因                               
(2)试分析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以上资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哈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一模块(地理)试卷(文)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见左图。
材料2: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见右图

【小题1】外商纷纷来珠三角地区投资建厂,原因是什么?
【小题2】根据材料2,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小题3】你认为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