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8090  28098  28104  28108  28114  28116  28120  28126  28128  28134  28140  28144  28146  28150  28156  28158  28164  28168  28170  28174  28176  28180  28182  28184  28185  28186  28188  28189  28190  28192  28194  28198  28200  28204  28206  28210  28216  28218  28224  28228  28230  28234  28240  28246  28248  28254  28258  28260  28266  28270  28276  28284  109140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2.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A.甲河泥沙含量更丰富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

C.甲河流量更大

D.乙河入湖口较深

3.图中沙漠的成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地处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C.常受到来自北冰洋的干冷气流影响

D.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A.5~6月                         B.7~9月

C.10—11月                D.12—5月

2.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B.水源和牧草季节更替

C.干季、湿季时空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

A.东部少西部多B.平原少山区多

C.河谷少沿海多D.低纬少高纬多

2.甲市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该市兴起并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B.鄂毕河水力资源的开发

C.自然资源的大规模采掘D.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有两条风力统计曲线对应左图中的甲、乙两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正确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2.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条河流中,流量最稳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A城市近年来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高                    B.该地区环境好,吸引老年人口

C.文化教育水平高,吸引国外人口   D.靠近邻国,贸易人口增加较多

3.图中②城所在地正处于区域发展阶段中的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资本主义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N 地与 Q 地相比, N 地气温较高,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纬度位置相对较低

B.山脉阻挡了冷空气

C.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D.地形为平原,地势更低

2.下列有关输油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穿过地区冻土广布,生态脆弱

B.气候寒冷,水源缺乏

C.地势起伏大,穿越山河

D.石油输往北部,便于海上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下图为高加索地区简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与甲城所在国家签订了23个总价值达到500亿美元的石油合同。

(1)比较①②两河的水系特征。(6分)

(2)2008年4月丙城建立了图示区域第一个自由工业区,分析其区位优势。(6分)

(3)甲城所在国家修建一条油气出口线路,通过丙城出口。指出该线路对丙城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4)指出a湖水位下降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下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形成的成因差异。(4分)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德国河流和地形图、2001至2011年德国与法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

 

材料二:表    德国境内四城市降水资料。

 

(降水量占全年%)

年均降水量(mm)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慕尼黑(海拔447m)

24.6%

38.2%

21.3%

16.0%

959

汉堡(海拔15m)

21.4%

29.4%

26.6%

22.7%

768

多特蒙德(海拔167m)

23.2%

28.2%

24.2%

24.4%

933

柏林(海拔58m)

22.8%

32.0%

22.3%

22.8%

591

(1)根据表中四城市降水资料,归纳德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6分)

(2)指出影响图1中M运河位置和走向的主要因素(2分)。

(3)根据图2、3,比较德国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显著差异,并推测其对两国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的差异(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1/2  

C.L1约为L2的1/3      D.L1约为L2的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