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8510  28518  28524  28528  28534  28536  28540  28546  28548  28554  28560  28564  28566  28570  28576  28578  28584  28588  28590  28594  28596  28600  28602  28604  28605  28606  28608  28609  28610  28612  28614  28618  28620  28624  28626  28630  28636  28638  28644  28648  28650  28654  28660  28666  28668  28674  28678  28680  28686  28690  28696  28704  109140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生态文明。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2.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

3.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护中华寻等珍惜鱼类洄游产卵

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

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

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鱼类过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 单位(km2)”,读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推论、说法正确的的是(    )

A. 诸河流中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故河流含沙量最大  

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

C.辽河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     

D.珠江流量小,流经珠江三角洲,地势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水土流失面积小

2.长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    )

①流域面积广 ②围湖造田 ③降水丰富且强度大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土质疏松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不合适的是(    )

A.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 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C. 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D.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 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C. 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 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我国中部地区近年发展较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我国中部地区资源相对贫乏

B.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太多

C.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D.我国近年的地区发展政策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

2.关于中部崛起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

②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③中部崛起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需要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3.关于中部崛起的不利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农”包袱沉重 ②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③国家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④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相对较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有关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3.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 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  B.大漠孤烟  C.椰风海韵  D.奇山秀水

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南多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    )

纬度位置    B.洋流影响    C.地形影响    D.季风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