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南云台山红石峡(见下图)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红色岩石是在距今12亿年前后的海滨沙滩环境下形成的。下列对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沉 ③岩浆侵入 ④流水侵蚀作用 ⑤沉积作用 ⑥海浪侵蚀
A.③→①→④ B.⑤→①→④ C.①→⑤→④ 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关于下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凌日是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2012年6月6日就出现过某行星凌日现象,据此推断产生该次凌日现象的天体是:
A.木星 B.火星 C.冥王星 D.金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北多南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表面不考虑大气影响的太阳辐射或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叫天文辐射。下图是一年内不考虑大气影响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极点
B.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
C.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极点
D.不同纬度,冬、夏太阳辐射的差值,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即太阳辐射的年振幅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2.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主要决定于:
A.太阳高度和大气厚度 B.白昼长度和云量多少
C.地形和海陆分布 D.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64°W,40°30′S)拍摄的景观图片:
A.1月1日日出 B.4月1日日落 C.7月1日日出 D.10月1日日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左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据此回答第下列问题。
|
1975年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出生率(%) |
4.4 |
4.3 |
4.3 |
4.3 |
死亡率(%) |
2.0 |
1.7 |
1.6 |
1.4 |
1.该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处于上图中的:
A.阶段I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2.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中,当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时,会使得有一段时期劳动人口对少儿抚养与对老年的抚养都比较低,从而形成人口机会窗口。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判断人口红利期应该出现在图中哪一阶段?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区的生产流程模式图。据图判断该工业区:
A.主导工业部门是采掘工业
B.基本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C.已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D.区位选择属于动力导向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广东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