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2.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地冬季漫长 B.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3.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宜发展基塘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 )
A. M B. N C. P D. Q
2.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华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日照时数(小时) |
1700~2000 |
年平均气温(℃) |
14.5~22 |
年降水量(毫米) |
1000~1600 |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2.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3.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
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
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相关数据比较。
比较项目 时间 |
0-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大学生人数(每10万人) |
城镇人口比例 |
第五次人口普查 |
22.89% |
66.78% |
10.33% |
3611 |
36.22%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16.60% |
70.14% |
13.26% |
8930 |
49.68% |
(1)根据材料判断,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同年龄人口增长变化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人口普查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读“沿北纬32°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3分)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5分)
数字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地理事物名称 |
|
|
|
|
|
图中①所代表的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一般发展_________农业。(2分)
(4)图中②所代表的山脉走向是__________。(1分)
(5)图中④代表的平原属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何重要地理意义?(从降水、河流两方面阐述)(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安徽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7分)下图为我国两地区山脉与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的山脉大致走向都是_______________走向。(1分)
(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秦岭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至少5例)(5分)
(3)从锋面雨带进退规律考虑,图乙区域的河流______月进入汛期,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图甲中虚线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路线,A湖泊是______,(2分)它是我国近期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水源。该线工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等优点。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上学期入校模拟考试地理(单科)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苏教授于2013年8月6日10:20(北京时间)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太平洋某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了7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3:20。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岛上①处有一面彩旗,常年向东南方向飘扬。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苏教授所考察的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 )
A.160°W B.180° C.165°W D.165°E
2.右图是苏教授在图中④处考察时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可能是 ( )
A.5:30 B.6:30 C.17:30 D.18:30
3.图中①、②两处高差可能为( )
A.60米 B.75米 C.100米 D.12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