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076  31084  31090  31094  31100  31102  31106  31112  31114  31120  31126  31130  31132  31136  31142  31144  31150  31154  31156  31160  31162  31166  31168  31170  31171  31172  31174  31175  31176  31178  31180  31184  31186  31190  31192  31196  31202  31204  31210  31214  31216  31220  31226  31232  31234  31240  31244  31246  31252  31256  31262  31270  109140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3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村落发展后,当地居民某日发现一直在使用的这口老井水有异味,经卫生防疫站抽干井水消毒处理后,井水仍然有异味。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A.动物落入水井,腐烂所致。                     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

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                         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

2.村落发展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有

A.山体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B.垃圾增多,无法处理,污染环境

C.路面封闭,容易发生“雨涝”          D.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用电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物流企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中国物流企业的总部分布格局正确的是(  )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会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总部多

    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

2.北京和上海的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讯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

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

C.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4月28日,中国最长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全线贯通,2011年7月1日正式通车,届时市民开车5分钟即可到黄岛。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社会政治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科学技术因素

2.下列说法最能体现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意义的是(  )

A.带动了隧道沿线经济的发展        B.加速胶州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C.缓解了青岛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D.证明中国隧道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问题。

1.该思想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幅地图中,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1:15000000

C.1/30000000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2.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

3.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B.15:00

     C.18:00                    D.2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乙、丙、丁为赤道以北四地,回答问题。

1.若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年昼长变化大

2.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KM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必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关于四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昼夜等长    D、太平洋地区台风处于一年中较为活跃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16和图17,回答问题。(13分)

(1)图16中A、B所示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简述该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基本特征。(5分)

 

   (2)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辽中南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哪些经验?(5分)

 

  (3)图16中芝加哥、图17中的鞍山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相同点。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作用

(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 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6分)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证明,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4分)

 

(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能?为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