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5回答20—21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图6)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22—23题。
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24—25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 纳木错
② 滩涂
③ 黄河
④ 渤海
⑤ 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________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各坐标轴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回答问题。
1.若仅考虑这三种因素,则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
①H—最优 ②B—最劣 ③F—最优 ④D—最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若用此图分析有关区位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可能呈带状分布
B.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
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D.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受地形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1、表2),回答问题。
表1∶农业用地构成(%)
方案 |
农耕地 |
苹果园 |
林地 |
草地 |
菜地 |
A |
44.1 |
2.4 |
12.9 |
40.5 |
0.1 |
B |
18.1 |
11.6 |
36.8 |
33.4 |
0.1 |
C |
10.1 |
19.6 |
36.8 |
33.4 |
0.1 |
表2∶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
侵蚀量比较*(%) |
径流量比较*(%) |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
|
3~8年内 |
8年以后 |
|||
A |
100 |
100 |
57 |
57 |
B |
64 |
52 |
50 |
88 |
C |
50 |
40 |
48 |
112 |
1.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 )
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B.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广西 B.江西 C. 山西 D.四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