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第19、20题。
年龄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00 |
550 |
250 |
1000 |
死亡率% |
0、5 |
0、6 |
2 |
0.93 |
|
乙 |
人口数 |
350 |
600 |
50 |
1000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1.甲地可能出现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失业人口多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乙组人口死亡率偏低一些,主要原因是乙组老年人口比例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21-23题:
1.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
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出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
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的生活消费水平 D.人口政策
3.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因素 B.家庭和婚姻因素 C.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 D.国家的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自然带名称为________,简述该地这种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该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属________地带性分布规律。简述该地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3.目前,C、D两地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________,E处海盆中有可能找到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是________矿。
4.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带(除A、B处以外)如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写序号)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 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 95;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 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 80%。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全市约少生700万人口。
图是上海2000年和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
1.概述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变化情况。
2.据材料分析上海市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3.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建设筹方面分析上海市大量外来常住人口迁移或积聚在中心城外围和近郊区的原因。(至少3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月7日从鲁东大学等有关方面获悉,根据刚刚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项目,蓬莱和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修建一条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而前期旨在贯通渤海海峡南北两岸的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有望近期兴建。
材料二 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县,南至浙江宁波慈溪市,全长36千米,横跨整个杭州湾,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
1.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提示:可以从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进行分析)
2.修建跨海大桥有什么意义?
3.跨海大桥的修建说明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粒级 |
胶泥 |
泥 |
沙 |
砾 |
卵石 |
||||
细 |
中 |
粗 |
细 |
粗 |
小 |
大 |
|
||
粒径(mm) |
0.001~0.01 |
0.01~0.1 |
0.1~0.2 |
0.2~0.6 |
0.6~2 |
2~6 |
6~20 |
20~60 |
60~200 |
材料二 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
1.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
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
4.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天津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水文
2.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北向南递减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是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天津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4~5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天津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6~9题。
1.图中B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2.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 )
①形成沟壑影响工矿和交通 ②土壤贫瘠,农业低产
③频发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④土壤盐碱化严重 ⑤水库淤积降低蓄洪能力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3.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千沟万壑了
B.人为原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黄土土质疏松,是形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气候地形的改造
4.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
①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恢复扩大植被 ②大力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
③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④沟口筑高坝,确保水土不出黄土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