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森林鼠灾在我国下列哪些地区危害最重
A、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B、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
C、东北东部、华北中部、西北
D、东北中部、华北北部、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大水灾,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21题。
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22—2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天气系统属反气旋
B、该天气系统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
C、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雨区位于系统的最外围
D、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2.该天气系统的最主要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A、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做好防范工作
B、发射气象卫星,消除气象灾害
C、大范围开展人工降雨,消除旱情,治理沙漠
D、将人口撤离气象灾害多发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25—27题
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8—29题。
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20分)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3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__、旱涝和________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风暴潮造成,在______季节影响我国_______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8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8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