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13
读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回答下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1)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2)“千脚落地式”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3)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村落多为……………………………………………………( )
A.集聚式 B.散居式 c.规则式 D.多边形
(4)此村落的规模应是……………………………………………………………………( )
A.较大 B.较小 C.集市 D.方形
(5)此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 )
A.带状 B.圆形 C.三角形 D.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易经·系辞下》记载:“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据以上史料回答下题。
(1)史料中的“聚”“市”均属……………………………………………………………( )
A.乡村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2)城市和乡村发展(起源)上的联系是……………………………………………………( )
A.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提供产品
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提供劳动力
C.乡村的规模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可以扩大到与乡村连结起来
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3)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之后,定居下来形成“聚”“市”,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列事实能说明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的是………………………………( )
①随着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人类开始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②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有的则呈带状③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④在城市出现之前,人们一般已采用了灌溉技术,开始人工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关于乡村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时,乡村聚落开始形成②最初的乡村多形成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所以不稳定 ③最初形成的乡村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④乡村聚落由半固定到逐渐稳定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诞生在…………………………………………………………( )
A.气候干旱区
B.热带雨林区
C.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区
D.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 )
A.由集中走向分散 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
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 D.继续走向集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列各组工业区中,都属于加工型工业区的是……………………………………( )
A.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国京津唐
B.日本东京—横滨、中国沪宁杭
C.德国鲁尔、乌克兰顿涅茨克
D.中国辽中南、俄罗斯乌拉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硅谷”区的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A.工业部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B.工业产品多具有“重厚长大”特征
C.从业人员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D.自动化程度低,多为手工劳动,增长速度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