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8630  38638  38644  38648  38654  38656  38660  38666  38668  38674  38680  38684  38686  38690  38696  38698  38704  38708  38710  38714  38716  38720  38722  38724  38725  38726  38728  38729  38730  38732  38734  38738  38740  38744  38746  38750  38756  38758  38764  38768  38770  38774  38780  38786  38788  38794  38798  38800  38806  38810  38816  3882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列各组工厂应靠近消费市场的是(  )?

A.鲜奶厂、蔗糖厂            B.啤酒厂、玻璃厂?

C.水果罐头厂、饼干厂          D.奶粉厂、酱油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图中的线段表示一段经线,线段上的数据为纬度,MN以及PQ之间均为海洋,NP之间为陆地。据此回答15题。

1N点所在地区附近(  )?

A.有寒流经过?

B.有世界性大渔场分布?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是河口地区?

2.该地区的最大河流,其水文特征是(  )?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B.含沙量大?

C.冰期较短?

D.流量大,通航里程长?

3.该段经线所在的国家,其城市化特征为(  )?

A.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B.起步早,城市化水平低?

C.起步晚,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

D.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聚集于城市?

4.该段经线所在国家为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以当地产某农产品为原料研制汽车能源,该农产品是(  )?

A.长绒棉                B.甘蔗

C.木材                 D.油棕?

5.该国家对某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全球的影响是(  )

A.酸雨危害加剧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可知(  )?

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

C.该土壤此时保温性可能不够好?

D.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

2.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如果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加剧这种现象的人类活动是(  )

A.增施熟石灰             B.不合理灌溉?

C.使用农药              D.毁林开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先后在火星上登陆,据此回答12题。

1.两个火星车登陆时,图中所表示的地球表面气压高低状况正确的是(  )?

A.①低②高               B.②低③高?

C.①高③低               D.②低③低?

2.两个火星车都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读下图完成12题。

1BC两水域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人类围湖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侵吞,水面缩小

2A地农业特色相似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新疆的绿洲农业

B.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人类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类活动中的空间规模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据图完成12题。

1.第一阶段的活动空间有何特点(  )

A.移动性高,居住空间比例低

B.生活空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C.工作量较少,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外出旅游休闲

D.农业活动深受地价影响,农田必须远离聚落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有如下的变化(  )

①渐与住宅空间分离 ②数量由少到多 ③规模逐渐增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 ⑤种类日趋单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图为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阴影部分将向2演化

B.在图示3内可能有旅游区

C2处的区位优势是既接受市场,又接近劳动力

D.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建设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2.从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

A.地租高低CBD>1>2>3>4

B.从环境效益考虑,此城市主导风向为偏西风

C.此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形成依赖于各功能区的侵入和迁移

DCBD的房屋底层主要是零售活动占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完成13题。

地点

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

与震中的距离 (千米)

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人)

X

200

5.8

上午1025

7.4

8

Y

500

2.5

上午400

7.1

1820

1.从表中资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  )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

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

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

2Y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630Y地所采用的标准时是(  )

A.东五区的区时

B.东六区的区时

C.世界时

D.以上都不是

3.根据表中内容推测,造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合理的是(  )

A.人口密度大

B.震中距小

C.属浅源地震

D.地震发生在夜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13

某科研小组作自然环境调查,五月从济南出发,六月中旬达南京,七月中旬到达武汉,圣诞节至贵阳,元旦抵昆明。完成12题。

1.起点以出发时间为准,其它按到达时间,各地天气的主要特征依次为(  )

A.温湿、伏J旱、伏旱、干冷、干热

B.春旱、梅雨、伏旱、冷湿、晴暖

C.干热、梅雨、伏旱、干冷、湿热

D.干冷、晴暖,梅雨、暖湿、热湿

2.按时间顺序依次抵达上述各地,其合理的旅游线路是(  )

A.京杭大运河——长江航线——京广线——湘黔线——贵昆线

B.京沪线——陇海线——京广线——湘黔线——贵昆线

C.京杭大运河——陇海线——京广线——湘黔线——贵昆线

D.京沪线——长江航线——京广线——湘黔线——贵昆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