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799  3807  3813  3817  3823  3825  3829  3835  3837  3843  3849  3853  3855  3859  3865  3867  3873  3877  3879  3883  3885  3889  3891  3893  3894  3895  3897  3898  3899  3901  3903  3907  3909  3913  3915  3919  3925  3927  3933  3937  3939  3943  3949  3955  3957  3963  3967  3969  3975  3979  3985  3993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河流属于大的地形区分界线的是


  1. A.
    伏尔加河
  2. B.
    鄂毕河
  3. C.
    叶尼塞河
  4. D.
    多瑙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完成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海面等温线情况


  1. A.
    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2. B.
    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
  3. C.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4. D.
    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

2.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1. A.
    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2. B.
    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3. C.
    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
  4. D.
    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1. A.
  2. B.
  3. C.
  4. D.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1. A.
  2. B.
  3. C.
  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2—1—1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l.3亿。读材料,完成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
  2. B.
    我国人口出生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3. C.
    我国出现劳动力紧缺
  4. D.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

2.新世纪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2.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3.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4.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中国轻工和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上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1. A.
    在此期间,轻工出口交货值于2010年6月达到最大
  2. B.
    自2011年1-2月以来,轻工出口增势整体趋缓
  3. C.
    2011年7月纺织出口交货值大于轻工
  4. D.
    2011年轻工、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与之前比有下降趋势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轻工、纺织行业主要优势有


  1. A.
    能源丰富且稳定
  2. B.
    管理理念先进
  3. C.
    技术水平高
  4. D.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1. A.
    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2. B.
    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3. C.
    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4. D.
    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1. A.
    河流径流量增加
  2. B.
    土地荒漠化加剧
  3. C.
    水土流失严重
  4. D.
    洪涝灾害多发

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1. A.
    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2. B.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3. C.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4. D.
    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1953年和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题。


1.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1. A.
    a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 B.
    b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 C.
    a图表示1953年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
  4. D.
    b图表示2010年的人口结构,0-14岁男性多于女性

2.从1953年到2010年,我国


  1. A.
    人口增长模式不变
  2. B.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3. C.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4. D.
    劳动力日益短缺

3.目前,我国人口


  1. A.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迅速
  2. B.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3. C.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年净增人口少
  4. D.
    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出现负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1. A.
    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2. B.
    过度放牧和过度使用地下水
  3. C.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4. D.
    干旱和大风现象

2.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1. A.
    经济可持续发展 
  2. B.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 C.
    生态可持续发展 
  4. D.
    减少污水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曲线图,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1.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2. B.
    ②时期,人口生产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3. C.
    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4. D.
    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1. A.
    1958年
  2. B.
    1963年
  3. C.
    1966年
  4. D.
    1982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第三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1. A.
    各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2. B.
    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C.
    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
  4. D.
    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