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据悉今冬我国北方市场上大白菜滞销,与此相反,反季节蔬菜却红红火火的畅销。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市场区位处于动态变化中
B.说明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农产品冷藏、保鲜等技术扩大了区位选择的空间
C.说明北方人现在不吃大白菜了
D.说明华北平原地区的土壤肥沃,生产的大白菜比往年多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进入新世纪,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成为我国政府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据此回答下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是
[ ]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B.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D.南水北调主要是人类通过改变地表经流这一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3.青藏铁路的规划表明
[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路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4.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气东输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到广东
B.西气东输可以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发
C.西气东输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改变环境
D.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上海市的能源消费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读下图回答下题。
1.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
[ ]
A.煤炭 |
B.石油 |
C.水电 |
D.天然气 |
2.我国目前
[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基本没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料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酸雨对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其分布的主要地区是:①欧洲②北美③我国长江的南地区④南美⑤澳大利亚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世界热带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下题: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
A.南方地多水多 |
B.南方地少水多 |
C.北方地多水少 |
D.南方地少水少 |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北方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南方大力发展旱地农业,以节约用水
C.人口大量向地多的地方迁移
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合理的空间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废渣废水直接排入海洋②推广洁净燃煤技术③粉煤灰的综合利用④“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 ]
A.人类被迫重新审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B.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和环境维持着和谐发展的态势
C.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将在若干年后出现
D.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1995年,我国的粮食年总产量约为4.67亿吨,人均粮食产量约380千克/年,低于世界人均粮食产量400千克/年的水平。回答下题。
1.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
2.为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C.在全国范围推广大规模机械化
D.加大劳动力投入和化肥施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新内参·高考(专题)模拟测试卷·地理 题型:021
对城市规划的正确理解是
[ ]
A.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是城市规划的最主要任务
B.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地租的高低
C.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城市的布局形式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是城市规划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