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
[ ]
A.白天的最高气温升高 |
B.夜晚的最低温度降低 |
C.气温日较差增大 |
D.气温日较差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冬季,霜冻最容易出现在下列哪种天气情况下
[ ]
A.白天少云,晚上多云
B.白天多云,晚上少云
C.白天少云,晚上少云
D.白天多云,晚上多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来自于
[ ]
A.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所生成的酸性气体
B.大气中原有的酸性气体
C.宇宙中酸性物质闯入大气层
D.氟氯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正确叙述是
[ ]
A.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
B.出现在对流层
C.纯属人为原因造成的
D.其大小随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
A.汽车尾气、飞机尾气
B.有色金属冶炼的焦炉废气
C.工厂、家庭炉灶燃烧矿物燃料
D.目前工业生产、家庭广泛使用的冰箱、空调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臭氧量的减少,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是
[ ]
A.大气严重污染
B.形成酸雨
C.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D.引起“保温效应”使平流层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
A.二氧化碳
B.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C.工业排放的固体粉尘
D.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素质教育新教案 高中地理(上册) 题型:013
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有
[ ]
A.围湖造田
B.利用天然湖泊发展淡水养殖
C.植树造林
D.利用太阳能取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