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0083  40091  40097  40101  40107  40109  40113  40119  40121  40127  40133  40137  40139  40143  40149  40151  40157  40161  40163  40167  40169  40173  40175  40177  40178  40179  40181  40182  40183  40185  40187  40191  40193  40197  40199  40203  40209  40211  40217  40221  40223  40227  40233  40239  40241  40247  40251  40253  40259  40263  40269  40277  109140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  ]

A.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B.生物制约着地理环境

C.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植物对地面起着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从最稳定到最不稳定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共同特点是

[  ]

A.都循环流动

B.都单向流动

C.都逐级递减

D.都通过食物链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据此回答1~7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2.位于黄河流域的人类古遗址不包括

[  ]

A.蓝田人
B.半坡氏族
C.马坝人
D.河姆渡氏族

3.关中地区不仅是古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也是今天黄土高原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地形成因是

[  ]

A.背斜成谷
B.向斜成谷
C.地堑成谷
D.渭河侵蚀成谷

4.本区古代人们培育了哪种农作物,对世界农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

A.谷子
B.玉米
C.水稻
D.甘薯

5.黄河流域由古代文明的摇篮到今天水土流失、水患严重的沧桑剧变,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

A.人类发展经济的目的与保护生态的要求是对立的

B.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能完全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

C.人类创建社会环境时,总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D.自然环境本身是均衡的,人类活动打破了其原始均衡

6.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

A.造林种草,退耕还林

B.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C.将土地分到一家一户,分别治理

D.禁止发展耕作业,将人口迁移至华北平原

7.为改善和保护环境,我国正在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这属于

[  ]

A.国土规划
B.国土管理
C.国土立法
D.国土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根据“六大板块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回答1~6题

材料:1998年5月11日到13日,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五次核试验。巴基斯坦也不示弱,接连进行六次核试验。印巴进行核竞赛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1.印度半岛在板块构造图中属于

[  ]

A.亚欧板块
B.大洋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阿拉伯板块

2.关于喜马拉雅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消亡边界

B.其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环太平洋构造运动的时代

C.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多火山、地震

D.喜马拉雅山峰的岩石中含有海生生物化石

3.莫卧儿王朝时,印巴曾是统一的国家,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导致其分裂,对“分而治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印巴长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B.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局面

C.英国旨在继续保持对殖民地独立后的影响

D.维护了英国殖民者的原有权利

4.印度大力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

[  ]

A.谋求经济大国地位
B.威胁邻邦
C.企图称霸南亚
D.捍卫主权独立

5.国际社会之所以强烈谴责印度的行为,是因为

[  ]

A.印度挑起印巴核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印度妄想占有克什米尔

C.印度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

D.印度企图发展自己强大的综合国力

6.印度政界有人大造舆论说:“中国是我们头号的潜在威胁”,这是毫无根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中国一贯反对一切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C.中国公开声明自己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称霸

D.中国一向致力于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在山西某煤矿区,某人被邀请下矿井参观,看见夹在页岩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区由海洋变为陆地的地质时代是

[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2.该煤层形成于

[  ]

A.古生代
B.元古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3.该地区常温层温度为16.5℃,地表以下380米的采煤作业面在没有通风设施时,温度约为

[  ]

A.20℃
B.18.5℃
C.27℃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读“下面某地形剖面图”,完成1~4题

1.沙丘图中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

[  ]

A.

B.

C.

D.

2.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应选在

①沙丘陡坡一侧

②沙丘缓坡一侧

③沙丘移动的前方

④沙丘移动的后方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塔里木盆地中,一百年前人们发现了一处残垣断壁的古城遗址,这就是公元4年前后从历史上消失的楼兰古国,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

A.战争导致古城毁灭

B.气候变化、城市缺水、沙漠侵吞

C.瘟疫流行,导致人口灭绝

D.上帝降难

4.楼兰古国的消失,给我们开发西部的哲学启示是

[  ]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到惩罚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人的认识有限,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读图“人民币版面图案”图,判断1~4题

1.该版面景观是

[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3.该景观地貌属于

[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4.我国最早纸币出现于

[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1999年9月21日台湾花莲发生7.6级地震。中国红十字总会向灾区提供10万美元救灾款和价值50万元人民币的救灾物资,用于灾区的紧急救助。某外国报纸称,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表示提供国际援助。据此回答 下列试题:

1.台湾地震多、震级大的原因是

[  ]

A.自然与社会相联系,是由李登辉政治反动造成的

B.地球应力引起地质构造运动而发生地震

C.台湾环海,海水浮力使其不稳定

D.地震无规律,人们不能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

2.台湾地震,厦门一带震感强烈,两地相比

[  ]

A.震级相同,烈度也相同

B.震级相同,烈度不同

C.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D.震级不同,烈度也不同

3.从政治常识看,那种认为中国“提供国际援助”的说法

[  ]

A.正确,因为台湾和中国大陆隔海相望

B.不正确,因为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独立地区

C.正确,因为台湾至今未与大陆发生官方关系

D.不正确,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中国红十字会向台湾地震灾区提供的援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于我国财政拨款

B.不属于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C.属于我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D.是我国劳动者创造的

5.历史上哪一次国际会议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6.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享有高度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13

根据地震波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试题:

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

A.莫霍面
B.下地幔
C.古登堡界面
D.内核

2.某地发生地震,恰有一人在海里游泳,该人的感觉是

[  ]

A.先上下震动,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震动

C.只感觉到左右摇晃

D.只感觉到上下震动

3.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大地震,最初官方报道为6.8级,后来又说为7.4级。另据美国地震台网监测,该地震为7.4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闻媒体报道的数字表示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几个震级

C.其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故多地震

D.其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三板块交界处,故多地震

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主要测定的内容是

[  ]

A.震级
B.地震烈度
C.震中距
D.地震方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