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0311  40319  40325  40329  40335  40337  40341  40347  40349  40355  40361  40365  40367  40371  40377  40379  40385  40389  40391  40395  40397  40401  40403  40405  40406  40407  40409  40410  40411  40413  40415  40419  40421  40425  40427  40431  40437  40439  40445  40449  40451  40455  40461  40467  40469  40475  40479  40481  40487  40491  40497  40505  109140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最终取决于

[  ]

A.气候条件  B.农业技术  C.地形条件 D.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生活习惯  B.文化传统  C.市场因素 D.政府干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  ]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 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 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我国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均匀B.土地资源总量和后备数量充足

C.干旱区域小,耕地比重大   D.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且雨热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我国秦岭-淮河-线南北的耕地类型不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     B.市场因素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人口密度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植物以及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投入

B.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降低

C.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3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得来

D.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下列有关农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为农业生产活动

B.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既属密集农业,也是自给农业

C.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样的农业称为轮换农业

D.商品农业是分布在发达国家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指的是

[  ]

A.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B.环太平洋、地中海-东非带

C.环太平洋、地中海-大西洋东岸  D.环印度洋、地中海-红海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地震最容易发生的地带往往是

[  ]

A.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带  B.河流两岸地带

C.有活动性的断层地带  D.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地理综合题 题型:013

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灾害,一般称为

[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人为灾害  D.沙暴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