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下图中,O点到原料、
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 ]
A.的原料指数大于
的原料指数
B.、
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
,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据此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 ]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 ]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示意。读由,回答(1)~(3)题。
(1)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 ]
(2)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 ]
(3)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图中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民,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已加入WTO,粮棉生产受冲击最大,发展花卉、园艺业有较大优势。据此回答1~3题。
(1)导致英、丹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原因是
[ ]
①多云雾天气,产量较低 ②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③耕地破碎,机械生产条件不足 ④河流稀少,灌溉成本较高
(2)我国发展花卉、园艺业的优势主要在于
[ ]
①市场广阔 ②科技水平高 ③劳动力成本低④ 土地价格低
(3)为迎接人世的挑战,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的倾销,我国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②提高粮棉进口关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③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加效益 ④借鉴英、丹经验,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读某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两个阶段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完成1~3题。
(1)该青年在阶段I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 ]
①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②技术条件好③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④荒芜土地多
(2)阶段Ⅱ时,该青年能做出包销其他养殖户产品的关键是
[ ]
A.技术水平的提高
B.市场需求量大
C.有共同致富的信念
D.自己的养殖场缩小
(3)从I、Ⅱ两个阶段看出,要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加大的投入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下图是某城郊农业分布示意,其布局合理的一组是
[ ]
A.①粮食产区②水果园艺带③蔬菜区、乳肉饲养带④林牧业区
B.①水果园艺带②粮食产区③蔬菜区、乳肉饲养带④林牧业区
C.①蔬菜区、乳肉饲养带②水果园艺带③粮食产区④林牧业区
D.①蔬菜区、乳肉饲养带②粮食产区③林牧业区④水果园艺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类农业区示意。读图,完成1~2题。
(1)该类农业区所处的地形属于
[ ]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严峻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1~3题。
(1)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 ]
(2)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 ]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3)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这些蔬菜、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棚。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D.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据此回答(1)~(2)题。
(1)甲点位于37°N、118°E,其所属的陆地自然带为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2)乙点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