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0483 40491 40497 40501 40507 40509 40513 40519 40521 40527 40533 40537 40539 40543 40549 40551 40557 40561 40563 40567 40569 40573 40575 40577 40578 40579 40581 40582 40583 40585 40587 40591 40593 40597 40599 40603 40609 40611 40617 40621 40623 40627 40633 40639 40641 40647 40651 40653 40659 40663 40669 40677 109140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五)(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09年6月22日20时,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据此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1925/0006/6fa6d390780eaa9b455ac8321e021ab8/A/Image88.gif)
| (1) |
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
|
[ ] |
A. |
0°
|
B. |
25°E
|
C. |
95°W
|
D. |
105°E
|
|
(2) |
卫星M第二次到达P点的位置时,全球是6月22日的地区面积约占全球的
|
[ ] |
A. |
1/4
|
B. |
1/2
|
C. |
3/4
|
D. |
3/5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五)(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下题。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1925/0005/e68389dfa93eb0cc78e11daba0a6c4b3/A/Image83.gif)
| (1) |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 |
A. |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 |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 |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 |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
|
(2) |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 |
A. |
地面辐射
|
B. |
太阳辐射
|
C. |
大气辐射
|
D. |
大气逆辐射
|
|
(3) |
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 ] |
A. |
氧、臭氧
|
B. |
氮、氧
|
C. |
氧、二氧化碳
|
D. |
二氧化碳、臭氧
|
|
(4)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
[ ] |
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
B. |
大气的反射作用——D
|
C. |
大气的吸收作用——B
|
D. |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五)(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某校地理小组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下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据此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1925/0004/38503db947fa1b692119aaba844c5059/A/Image79.gif)
| (1) |
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
[ ] |
A. |
气旋
|
B. |
锋面
|
C. |
高气压
|
D. |
低气压
|
|
(2) |
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
[ ] |
A. |
①②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
B.
大气保温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九)(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下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据此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1922/0008/86d3f0c57004c1080f6a65b5b7b7365f/A/Image83.gif)
| (1) |
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 |
A. |
降水量的变化
|
B. |
工业生产的发展
|
C.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D. |
全球气候的变化
|
|
(2) |
上题所述地区的盛行风最有可能是
|
[ ] |
A. |
西北风
|
B. |
东北风
|
C. |
东南风
|
D. |
西南风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九)(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下题。
| (1) |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 |
A. |
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
B. |
崇明岛的形成
|
C. |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
D. |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
|
(2) |
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
河流携带的泥沙多
|
B. |
冰川侵蚀作用
|
C. |
成土过程时间过长
|
D. |
风力的沉积作用时间长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九)(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1922/0006/80ba23f71190d7ea37a6a3a75548b20e/A/Image79.gif)
| (1) |
甲代表的水体是
|
[ ] |
A. |
雨水
|
B. |
冰川融水
|
C. |
地下水
|
D. |
生物水
|
|
(2) |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 |
A. |
1~2月
|
B. |
3~4月
|
C. |
6~7月
|
D. |
11~12月
|
|
(3) |
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 |
A. |
a变大
|
B. |
b变稳定
|
C. |
a在丰水期变小
|
D. |
b在枯水期变大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九)(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
A.
液态水最主要分布在海洋中,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D.
固态水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最小,只分布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九)(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1922/0003/6164c190a9d84599d79b038ef56249c3/A/Image71.gif)
| (1) |
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 ] |
A. |
1级
|
B. |
2级
|
C. |
3级
|
D. |
4级
|
|
(2) |
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 ] |
A. |
北半球,向南移动
|
B. |
北半球,向北移动
|
C. |
南半球,向南移动
|
D. |
南半球,向北移动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九)(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13
|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下题。
| (1) |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③一闪即逝的彗星
④轮廓模糊的流星
|
[ ]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
(2) |
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
|
[ ] |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③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