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2级地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震中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2)日本的四个大岛中,受本次地震影响较小的两个是________岛和________岛。
(3)图中著名港口城市A的名称是________它位于震中的________方向。
(4)若其他条件相同,B、C两地的地震烈度应该是
A.相同
B.B>C
C.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下图中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我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所示国(用图中字母表示)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斜线标出的区域属于________(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地形、洋流两方面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图所示为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__,P处为________;B处是________物质上升处。
(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板块的壳处。
(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 ]
①玄武岩
②页岩
③花岗岩
④石英岩
(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这个发现为________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
(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_______山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如图所示为某地区地质和等高线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形成此地质构造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A,B,C三地中,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有色金属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在A,B,C三地中,在________地与________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理由是________,该变质岩应为________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资料二 今年从3月18日傍晚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达100小时,甘肃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内便给北京“输送”了3万吨沙土,北京人均分摊3千克。
资料二 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______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______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试分析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为了减轻沙尘暴天气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对策?
(3)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下面四地年气温分布与土壤水分收支状况图(P为降水量,E为蒸发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四地气温与土壤水分收支来看,B地是________气候、C地是________气候。
(2)从四地土壤水分收支来看,土壤有盐碱化的是________图(填写图号),土壤有泥泞的是________图。
(3)从土壤水分收支来分析作物的生态特点,树叶带刺、有蜡质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阔叶的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4)从土壤水分收支来分析地面径流状况,每年都发生较严重的洪涝灾害的是________图。
(5)从四地土壤水分收支来看,各地发展农业生产都必须解决好________建设,才能确保农业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根据下列数据,确定城市位置和气候类型并回答问题。
有甲、乙、丙三个城市:甲位于77°13¢ E,28°40¢ N;乙位于31°15¢ E,30°13¢ N;丙位于121°26¢ E,31°12¢ N。
据此判断图中三个城市的位置:甲的代码是________,乙的代码是________,丙的代码是________。三个城市所处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较大,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地区11月某日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用虚线在图上划出低压槽(或高压脊的位置)。
(2)在虚线两侧分别用箭头符号表示出有摩擦力时的风向。
(3)甲地即将出现________天气,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