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的发生。(地质灾害)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是某次地震发生的地方,称为________,B点为________,C表示________,虚线D叫做________。
(2)A-B表示________。若AB距离50km,此次地震属于________地震。
(3)自A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B地的是________波,这时B地的人们会感到________,接着________波转来,又变成________摇晃。
(4)地震烈度的大小同________、________远近、________、地质构造、________状况等有直接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经过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这种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3)这种天气在我国的影响范围是________一带,其对人类的危害是________。对江南地区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________地区上和________地区也是该天气系统盛行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气压分布图,图中A,B,C,D为锋面,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大气活动中心名称是________。
(2)它强盛时出现在我国的________(季节)。
(3)2003年春,一股来自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我国华北地区带来________天气,该天气系统应属于________锋,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它的图例符号。
(4)弥漫的沙尘暴被带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的________气流交汇,形成泥浆雨,在图中是________(符号)锋面控制。
(5)造成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北方地区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的土地________化。
(6)华北地区频度不断增大的沙尘暴和华东地区的“泥浆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根所学知识完成表.
(2)丙为我国________能丰富区,利用方式分为________利用和________利用。
(3)丙、丁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二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即________。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频率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图中看出,人类主要是通过对________的开发和利用与________发生关系的;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________作用。
(3)假若某地在开采某矿产资源时,对C有两种不同处理方法:①把大量废石、尾矿、尾砂倾倒可改造为良田的地面上,漫流的废水不同程度地污染水道、河系及两岸的农田。②有计划地整治因采矿而破坏的土地。先将剥离的坚硬岩石放在矿区废石、尾矿等堆放处,再将表土堆置其上部,经整平施肥后,就可进行耕种。请你简单评价这两种做法,说明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图中,A代表________。
(2)用精炼、准确的词语描绘图中数码标注的箭头的含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自然资源在协调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组成的系统平衡中起的作用是
[ ]
(4)人类主要是如何与环境发生联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辨别图中各海峡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幅图中各海峡的名称:A________海峡,B________海峡,C________海峡,D________海峡。
(2)从横滨到汉堡,走最近的海上航线,依次经过的海峡是(填字母)________。
(3)四幅图中可能出现密度流的海峡是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读海洋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图上有关内容的代号填入表内。 ①盐场 ②潮汐发电 ③钻井平台 ④海上工厂 ⑤海洋捕捞 ⑥海上旅游 ⑦海洋运输 ⑧海洋隧道 ⑨石油、天然气 ⑩藻类 蟹类
贝类
海底居室
锰结核
海上制取镁钾等
鱼类
(2)以上图表反映了海洋资源的________性,在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________开发,而避免片面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黄冈题库2005练考新课堂 高一 地理 题型:022
一艘客轮做环绕非洲大陆的航行,请回答沿途有关问题:
(1)从塞得港出发沿地中海岸至直布罗陀海峡,依次经过的大海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船出直布罗陀海峡峡谷,顺________洋流向南航行,在N以北看到岸上的植被是________,过
N纬线以南,看到沿岸的景象是________。
(3)船过佛得角后,又顺________洋流进入几内亚湾,但见岸上植被是________。
(4)船过刚果河口时,据说见到的情况是“河口形如喇叭,大西洋的海潮巨浪汹涌,数艘万吨海轮,驶进刚果河,船运极为便利”。你认为可信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从赤道到好望角,船一直逆________洋流航行,到纳米比亚沿岸时,看到滚滚________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