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回答:
(1)A地所属自然带名称: ,E地所属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C地所属自然带相应的气候类型: 。
(2)分析评价下列地区气候资源及其农业发展的条件:A处 条件配合好,宜种植以 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C处 条件好,但 资源不富裕,宜发展以 、 为主的旱作农业;D、E处应充分利用有很大优势的 资源和 资源,发展畜牧业和 农业,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和 、 等农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各板块名称。A: B:
E: F: 。
(2)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 板块俯冲到 板块之下形成了深海沟和岛弧链。
(3)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 分成六大板块。
(4)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5)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魏格纳从一个气象工作者转到研究地球物理学,他搜集了大量有关大西洋两岸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资料,并且三次到格陵兰岛实地考察,创立了“大陆漂移说”,影响了20世纪地质革命。魏格纳经过实地观察和思考的认识过程是 ( )
A.由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的飞跃过程
B.由观察现象到主观臆断的飞跃过程
C.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D.由具体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弯曲的形态看,A处的地质构造是 。
(2)图中所示的水循环为 间的水循环,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成②处的 岩。
(3)C处大陆架上一般有丰富的 海洋资源。
(4)图中所示的a、b两个专属经济区的范围, 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据报载:1999年9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47分左右,位于台湾日月潭以西约12.5千米的南投县(23.7°N,121.1°E)发生了里氏7.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千米,这是近百年来台湾西部地区最强烈的地震,此后余震不断,给台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台湾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表示慰问,并表示将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援助,祖国大陆为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以帮助台湾人民尽快重建家园。
材料2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国与国的关系”,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迈出极危险的一步。我国政府再次严正声明了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同时指出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
(1)读材料1结合上图分析:①从成因上看,这次地震属于 。②南投县可称为是这次地震的 。③图中A点烈度比台北 (强或弱)。④A地和B地震中距相同,两地烈度是否一定相同。为什么?⑤简要分析这次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
(2)读材料2分析:
①公元230年,孙权派一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被称为 。公元1624年, 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西南海岸安平湾一带,后进一步侵占了整个台湾。公元1666年 带领战舰打败了盘踞在台湾的殖民者。1683年,清政府设置 府,隶属 省。
②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 ;B ;C ;D 。
(2)土壤水分和空气组成比例常常随外界 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就会受到排挤,土温就会下降,土壤就会 ,影响植物生长;当空气过多时,则会造成 和 供应不足,植物就会枯萎。
(3)组成土壤的物质,既有 物,又有 物,并且固相、液相、气相三相俱全,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 ;B ;C ;D 。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 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月份(代表月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图,回答: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 ,它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它分布在山区的 。
(2)从地质构造上看,②处属于 构造,它是由于 而形成的。
(3)在①③处中,沉积物颗粒最小的是 ,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下面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B ;C ;D 。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 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 处找。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 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据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处为 ,C处为 ,D处为 。
(2)图中D处成为山谷的原因是 。B处成为洼地的原因是 。
(3)由该地质剖面图分析,该地区受到哪些地质作用?产生了哪些类型的地壳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