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2002年11月19日,从立陶宛驶往新加坡,装载着7.7万吨燃料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没(见图)。泄漏的大量燃料油污染海面,不仅使西班牙损失惨重,也波及法国和葡萄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威望号”油轮事故除与船舶破旧有关外,还与出事海域当时天气有关,从气候角度分析出事海域此时间段多恶劣天气的原因。
(2)出事地点在西班牙附近海域,而法国和葡萄牙严阵以待。试从洋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3)“威望号”油轮出事后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建议,载有石油和燃料油等危险品的船只不得在欧盟成员国200海里海域内航行,试说明此建议的法律依据。
(4)如果“威望号”沿最短航线用一个月时间顺利完成全部航程,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
A.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顺风顺水
B.出曼得海峡时船的吃水深度增大
C.在北印度洋顺风顺水
D.在好望角遇上大风浪
E.到新加坡时气候炎热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B地是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地之一,城市起源有其物质基础。试从自然条件角度简析B地区此种基础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试从气候条件角度简析图中C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发展的有利条件。
(4)近年来,图中最长河流的三角洲的面积不断缩小,试简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
(1)图例A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图例B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从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形势比较A、B两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A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约从N至________;B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约从
N至________。产生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4)A、B气候分布的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它们属于同一种自然带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某大陆及其相临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0度经线是东经120度还是西经120度?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是冬季还是夏季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P处等温线特别向南凸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一架飞机于6月22日12时从夜幕笼罩的甲机场(E)起飞,直抵
W的格陵兰北部飞机场,总共飞行了19个小时,请问:
(1)甲、乙两机场所在时区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到达飞机场时,甲、乙两机场分别是________(月、日、时)和________(月、日、时)。
(2)甲、乙机场的半球位置是:甲位于________,乙位于________。
(3)飞机飞行的方向是________。
(4)飞机依次经过哪些纬度带?________。
(5)飞机飞行地区的季节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从扬州附近抽长江水,沿运河逐级提水,送到天津。主要解决沿线及胶东的城市缺水问题;中线从长江三峡经丹江口水库引水,北送至北京、天津。重点解决沿线城市用水,并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西线从长江干支流(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主要解决西北干旱缺水问题。
材料二:黄河自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97年断流时间长达226天,大旱之年2000年却出现了全年不断流的情况。
(1)我国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总量不算少,但却要花巨资实施南水北调,主要原因是什么?
(2)南水北调东、西两线中,工程量最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东线方案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该方案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什么?
(4)曾出现断流的河段是A、B、C、D中的哪一段?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
(1)图中A、B两地都位于N纬线上,A处为________气候类型,B处为________气候类型。
(2)A、B两地沿海地区盐度较低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两大特点是:气温从________递减,海上等温线向________突出。该季节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南下时形成的。
(4)此时6个月后,下列两地的气候特点分别为:A地________,B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
(1)A地气候类型是图2中的________图。
(2)A、B两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说明拉丁美洲南部的气候受________影响大。
(3)两地全年最低气温都在________月,最高气温在________月,原因是________。
(4)A地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B地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
(1)A、B、C三处最易成为较大城市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A处所在地区的自然植被是________。
(3)F处宜建________(旅游设施)。图中旅游营地选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4)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D、E两地区最适宜布局的基本农业生产部门是D________,E________。
(5)G海域赤潮频频发生,其人为污染源主要有________。
(6)若该地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则在A、B、C三地中布局石油炼制企业最为适宜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MN为晨线的一段,已知MN与经线L相交于O点,且O点为经线L的中点,MN与极圈相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此时E经线东侧的地方时的日期为10日,其西侧的地方时的日期为9日,图中经线L的经度为________。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4)已知N地所在经线与经线L的经度差为,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日________时。
(5)图示这一天正午时,下列四国首都中物体影子最短的是
[ ]
(6)图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巴西高原呈现一片草木繁茂的景象
B.驯鹿迁移到苔原带
C.开普敦正处在炎热干燥的季节
D.我国江淮地区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