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近几十年来,太湖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据统计,太湖地区每年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总量达到31.88亿吨,约有80%左右排入太湖,其污染程度和发展速度令世人震惊,结果使太湖周围的大中城市自来水厂取水困难、水质腥臭,部分工厂减产、停产,水产养殖能力急剧下降。为此,国务院作出了太湖流域全面治理污染、构建生态平衡的战略总决策。第一战役:1999年1月11日零点之前,太湖流域内所有污染源限期治理,达标排放。第二战役:至2000年,太湖流域水体变清,重点水域水质明显改善。第三战役:从根本上解决太湖富营养化、生态系统破坏和有机污染问题,奠定太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太湖地区可持续发展之基础。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
(1)导致太湖水质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湖水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营养元素增加使水质出现________过程。
(2)太湖水产养殖能力急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过度生长,________缺少所致。
(3)从上述材料分析,太湖生态系统目前处于________(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同时也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这种________循环不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必然会使人类遭到________的惩罚。
(4)目前太湖流域治理处于第________战役,国家对太湖实施全面治理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下面图a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图b为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分析回答:
(1)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多还是少?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洋流为________流,这种洋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秘鲁西岸海域受哪一洋流影响?________流。此时该海域形成垂直下降的洋流,这对秘鲁渔业生产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4)从图中可以看出,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某些地区降水量的变化,降水增多、引起洪涝的可能有________等地区,降水减少、造成干旱的可能有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材料一 以下材料均摘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①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南岭,与越人杂居;
②公元前211年秦始皇迁内地居民3万户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
③西汉文景时期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
④汉武帝时,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人杂居;
⑤东汉末年到南宋时期,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和近代,我国人口向海外移民,以19世纪为界线,其性质有所不同。但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增进了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三 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说明迁徙居民的积极作用。
(2)分析古代我国北民南迁的各方面原因。
(3)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有何积极作用?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富余劳力增多,形成民工大军,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工流动的特点。
(5)从经济学上讲,改革开放后民工流动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6)大规模的民工有序进入城市,对发展经济有什么积极意义?
(7)目前我们对民工尚无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民工盲流现象比较严重,这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8)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的特点,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49年,我国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只有1035千克,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10千克。1949~195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2亿吨增长到1957年的1.955亿吨,增长幅度达72.3 %,每年递增7%。1958年~1961年出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大倒退,粮食总产量1.273亿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459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53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10年间增长82.8%,平均每年增长6.2%。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4.9亿吨以上,比1949年增长3.3倍,人均产量比1949年增长1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下图中字母处的商品粮基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2)从自然因素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从社会因素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第一次大倒退的原因。
(4)率先实行家庭联承包责任制的是哪省农民?
(5)运用哲学常识,说明农村改革成功的原因。
(6)运用经济常识,指出1978年后农村改革中遵循的主要经济规律。
(7)运用政治常识,指出为什么要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读“黄河流域能源分布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处代表的水电站、煤矿、油田的名称
水电站:A________ B________;煤矿:C________ D________;油田: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2)分析黄河上、中、下游能源分布有何不同?
(3)黄河上游有两个主要的农业用水区域,它们分别是什么?
(4)黄河上游干流沿岸,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近20年来,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读图“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分析回答:
(1)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它在高山上的分布高度是________。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________,在大陆西部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_。
(5)⑤所在纬度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区是________,该自然带典型的动物有________等。
(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读图,图(1)“喜马拉雅山区结构平面图”和图(2)“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剖面图”,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喜马拉雅山脉系此两板块________运动的结果。________(江或河)谷地是两板块之间的消逝的洋盆的遗痕——地缝合线。
(2)a、b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后
[ ]
A.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
B.出现了灵长类
C.我国大陆轮廓已基本形成
D.出现脊椎动物——鱼类
(4)列举出拉萨地区丰富的两种能源;________、________。
材料:[材料中的①②③④⑤与图(2)中的地层序数1~5对应]
①20亿年前的一次板块碰撞把沉淀了很久很深的泥沙变成了坚硬扭曲的岩石。
②经过8亿年的演化,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把岩石变成了粉红色坚硬的花岗岩。
③12亿到9亿年前,一次海侵把厚厚的泥沙再一次堆砌到这个地方,此后的3亿3千万年间,海水移位,大山隆起,岩层再次变得破碎。
④5亿7千万年前,海水涌入了这个正被风化剥蚀得很低的平原。此后又历经了3亿2千5百万年的沉积,于是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大峡谷里随处可见的红黄色的岩层。
⑤2亿4千5百万年到7千万年前,是海水的第3次侵入,这时形成的沉积岩层已经被风化作用剥蚀得所剩无几了。
⑥7千万年到4千万年前,科罗拉多高原开始形成,科罗拉多河开始切割这块大陆。100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5)下列说法与材料事实相符的有
[ ]
A.20亿年前该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板块碰撞运动
B.20亿~12亿年前该地区的岩层经受了强烈的超变质作用
C.9亿~5.7亿年前该地区风化剥蚀作用明显
D.5.7亿~2.45亿年前该地区形成今天在大峡谷地区随处可见的红黄色岩层
(6)在5岩层中能否找到恐龙化石: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7)0.7亿年~0.4亿年前以来,该地区的地壳运动以________运动为主,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
(8)5亿7千万年前以来,该地区有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褶皱运动?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9)科罗拉多大峡谷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有何不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阅读下列统计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上表资料,在下边坐标中图绘出30多年来,大气中含量的变化曲线。
(2)近30多年来,该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长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漫画所揭示的全球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4)据此,保护世界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阅读分析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与降水资料,并结合分布图回答:
甲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上的________________地。
乙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上的________________地。
丙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上的________________地。
丁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图上的________________地。
(2)A地属于________气候,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有________灾害性天气。
(3)影响C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洋流)等。
(4)在D处建设工厂区最好设在________________。
(5)F处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乌兹别克斯坦因此有“________之国”的美称,该作物在乌兹别克斯坦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流域。
(6)H处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
(7)I地为________气候,这里的居民主要信奉________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69
读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的位置。(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
(4)图中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中的低气压中心大致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________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