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发展也很迅速。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许多大城市都采取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以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回答下题。
针对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
A.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城市中心发展
B.用地紧张建设城市新区
C.交通拥挤修建立交桥,发展小汽车
D.环境污染严重采取行政立法,不发展重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回答下题。
有关海南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油气资源的远景储量可与波斯湾媲美
B.生物资源丰富,在世界上有“动植物王国”的美称
C.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渔场位于海南岛东部
D.旅游资源丰富,三亚的沿海浴场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回答下题。
自1996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6、7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
[ ]
A.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
B.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这一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D.这一时段多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回答下题。
关于海南岛的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丘陵带是海南岛面积最大的地带,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B.海陆交界的海岸带,地形平坦、土壤较好,可以建成蔗糖、粮食、牧业和城郊等不同类型的农业基地
C.建设成为我国的新兴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是海南岛开发和建设的方向
D.海南岛及其周围海域环境自净能力强,加上开发较晚,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因此环境保护工作不必重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长远看,西南地区的交通发展应着眼于铁路建设
B.西藏有一段铁路,即青藏铁路的西宁至格尔木段
C.西南地区的水运,应重点建设川江、西江及其支流航道
D.西南地区铁路运量不足,其它交通运输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题。
大西南经济协作区包括
[ ]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三大地形区
B.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等三大地形区
C.云、贵、川、重庆等省(市)
D.云、贵、川、重庆、西藏和广西等省(市、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题。
防治荒漠化是一个科学问题,以下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题。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①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②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③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 ④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目前,我国有近一半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面临洪水威胁的平原、盆地,以及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此,兴修水利、防治水害、综合治理各大江大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回答下题。
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大江截流和大坝工程
B.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支援,难度不大
C.三峡移民采取就近后靠安置和外迁安置相结合
D.开发性移民主要是组织移民外迁安置,以减轻库区移民工作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