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2616  42624  42630  42634  42640  42642  42646  42652  42654  42660  42666  42670  42672  42676  42682  42684  42690  42694  42696  42700  42702  42706  42708  42710  42711  42712  42714  42715  42716  42718  42720  42724  42726  42730  42732  42736  42742  42744  42750  42754  42756  42760  42766  42772  42774  42780  42784  42786  42792  42796  42802  42810  109140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  ]
A.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

温带地区

C.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D.

寒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过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天,北极圈里的极昼范围开始扩大:

[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如果某日某时刻120°E与晨昏线的重合,则该日可能是:

[  ]
A.

秋分日

B.

夏至日

C.

冬至日

D.

任一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时刻早

C.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不相同

D.

纬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
A.

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

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

C.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B.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

该层中的臭氧可大量吸收紫外线

D.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于北京时间20时15分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

[  ]
A.

傍晚

B.

正午

C.

下午

D.

凌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科试题 题型:013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回答

(1)

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溶蚀作用

③流水搬运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①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速度

②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

③遏制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

④调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科试题 题型:013

若想获得长江入海口的水质状况,最适合的区域调查方法是

[  ]
A.

调查访问

B.

上网查阅资料

C.

问卷调查

D.

野外实地考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武定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科试题 题型:013

下列属于综合性调查内容的是

[  ]
A.

旅游交通调查研究

B.

植被分布调查

C.

自然条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D.

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