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3255  43263  43269  43273  43279  43281  43285  43291  43293  43299  43305  43309  43311  43315  43321  43323  43329  43333  43335  43339  43341  43345  43347  43349  43350  43351  43353  43354  43355  43357  43359  43363  43365  43369  43371  43375  43381  43383  43389  43393  43395  43399  43405  43411  43413  43419  43423  43425  43431  43435  43441  43449  109140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将历史关于气候的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五千多年来气候的变化情况大致如下:

  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

  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温暖期。

  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左右。

  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是这次不像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

2℃。

(1)

近五千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有何特点?经历了几个寒冷期和几个温暖期?

(2)

以上变化属于什么尺度的气候变化?

(3)

查阅网站或古书籍,找出三个证明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证据。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2001年国际十大环境新闻之一:11月15,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政府正式宣布放弃自己的家园,1.1万国民明年将全部移民到新西兰,从而成为全球第一个因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所致,温室气体主要是指________等。

(2)

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燃烧矿物燃料

②大气环流异常

③太阳风暴频频爆发

④乱砍滥伐森林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全球变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地区将退化成草原

B.

天山山脉的雪线会明显下降

C.

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D.

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以下是一位生物学家在他的探险旅程中的一段话:

  “那里的环境、气候会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

  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它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

1.根据生物学家的描述,你能够推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吗?

2.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3.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读“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季风的原理分析一下,要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郑和船队出发和返航分别选在什么季节比较好?为什么?

2.郑和的船队经过了哪些气候区?请描述一下这些气候区的气候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住在山区的人都熟悉,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山谷风的形成原理跟海陆风类似。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暧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1.按照你的理解,将山谷风示意图画在下列方框中:

2.假如山谷中布局了城区或者是工厂,山谷风对城区或厂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有何影响呢?在山区布局工厂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3.如果该山区是农业种植区,山谷风对该地的农业种植又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霜冻指夜晚土壤或植物株冠附近的气温短时降至0℃以下,植物体内水分发生冻结,代谢过程遭受破坏,细胞被冰块挤压造成的危害。霜冻一般发生在晚秋或寒冬季节,特别是在晴朗的夜晚发生较多。

1.与其他同学讨论一下,为什么霜冻一般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2.针对冻灾,农民一般用燃烧秸秆制造烟幕的方法来防御。你觉得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分析下图,说说四大圈层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864年,儒勒·凡尔纳发表了一本有关“地心旅行”的科幻小说,当时科学家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了解几乎为零,只能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现在,科学家们根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已经掌握了一些地球内部结构的知识,知道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想象一下,如果你坐着一辆能穿透坚硬岩石的车子匀速前进地作一次“地心旅行”,车子上有各种测量仪器,沿途测量仪器的数值将有哪些变化?

(1)

从地面到地心,温度有什么变化?________。

(2)

从地面到地心,压力有什么变化?________。

(3)

从地面到地心,物质状态有什么变化?________。

(4)

从地面到地心,物质密度有什么变化?________。

(5)

从地面到地心,车子经过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所需的时间有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一艘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自东向西航行。一天晚上,水手们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20°。第二天白天天气晴朗,水手们却发现船上的桅杆没有了影子,此时船上世界时钟显示的时间为1时。

  (补充知识:①在北半球的夜晚,可以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即观测者眼睛与北极星的连线与视平线的夹角,等于观测者所在的地理纬度;

  ②世界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

(1)

此时轮船所在的经纬度是________,轮船正航行于________洋上。

(2)

登陆后,负责记录航海日志的水手发现少了一天的记录,请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寻找地外生命。火星是人们探索地外生命的首选目标。

1.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和有关数据,说明火星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提示:从公转方向、轨道倾角、轨道形状、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火星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是否有明显的特殊性。)

2.最初人们认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3.请查阅有关资料回答: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