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方案一:AB 方案二:ACDB 方案三:AB加支线CE、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8 |
47.6 |
50.6 |
2003年上海产业构成
(1)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75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2003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6—5甲中正确表示2003年产业构成的是________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趋势是向________点(填写字母)的方向发展。
(2)上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下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向周边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集中(见图6—5乙),这种产业布局体现了________分区,它的优点有:________。为了使黄浦江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景岸线,成为21世纪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沿江长约85千米的两岸将进行综合开发,黄浦江与两岸的功能从生产型转换为综合服务型。根据功能转换的要求,你认为将有哪几类用地被置换?________。
(3)上海将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试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并选择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一类提出防治建议:
污染源:_______。
防治建议:________。
(4)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_______为重要标志,但当城市的发展与________不相适应时,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上海人民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坚持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________的道路,将为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做出贡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某旅游团从北京出发,计划乘火车或轮船到有关城市参观游览,主要游览点包括:南京中山陵、江西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州交易会,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请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
从北京出发经 到 市游览 ;再经 到 市游览 ;又经 到 市游览 ;再经 到 市游览 ;然后经 到 市游览 ;再经 到广州市参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最后经 到香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A.高亢的秦腔兼容了淳朴的西北民风和山地民歌的吆喝高调,陕北人民形容它:“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
B.江南戏曲唱腔柔和委婉,低吟细唱,欣赏它犹如进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画卷,显现“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绿阴来”的意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该城市布局形式属于 式,从图中看受 、河流等自然因素影响,形成了若干分片、分组。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地上 ,彼此联系上 ,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上相对要 。
(2)图上各点中适宜建疗养院的是 ,适宜建化工厂的是 。
(3)若建一座自来水厂,应建在 点,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模式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按农业地域类型,“桑基鱼塘”属于__________农业,这种农业类型能使_________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与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_________效益、社会效益和________效益的统一。
(2)按能源形成和来源划分,沼气属于来自_________的能源,按能源应用程度划分,沼气属于___________能源。
(3)该系统景观属于 [ ]
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
C.精神文化景观
D.非物质文化景观
(4)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__________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的生动例证。
(5)“桑基鱼塘”的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景观的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进步带来的,主要是在景观的__________性上有了拓展,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___________性。
(6)“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布局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___________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发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似的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资料:中国和西方的海上贸易始于汉代,此后,随着造船业航海技术的提高,中国与西方的海上贸易日益发展,并逐渐形成一条“海上丝绸之路”。郑和7次下西洋,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掌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贸易的繁荣,唐宋元时期,在相互交流中,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海路直接、间接地传入中亚、西亚、东南亚和西方诸国。同时,中国也从西方引进了玻璃制造术、新的熬糖法等先进技术,以及象牙、宝石、珍珠、琥珀、香料等奢侈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内容,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上述资料所记载的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扩散,从资料中看描述的文化扩散的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物质、精神)文化的扩散,主要涉及了该种文化的几个方面?
(2)根据所学知识推知郑和下西洋是_____________季去____________季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把郑和航海路线补充完整:从港口太仓刘家港出发,经______________,最后到西亚和北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意大利商人的商路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阿拉伯人和中国藏人的商路既有____________,又有海上航线。
(2)当时从事欧洲和亚洲间的商贸活动的商人最东边的主要是__________商人,最西边的主要是___________商人。
(3)当时意大利商人主要活动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的文化扩散属于____________类型。
(5)当时文化扩散的形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因此各地农耕景观有明显差异。请将图中经济文化区分别与所属的农耕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经济文化区1 山林耕牧区
经济文化区2 山地耕猎区
经济文化区3 水田稻作区
经济文化区4 山林刀耕火种区
经济文化区5 绿洲耕牧区
经济文化区6 平原集约农耕区
(2)几千年来,我国经济文化区的范围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农耕经济文化区的扩展以及渔猎采集区和畜牧区的退缩上,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图中反映的是____________源地的分布,其A、B、C、D四处文化源地的兴起具有的共同自然条件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它们共同的物质文化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与图中文化源地相对应的文字要素——古代文化的类型:A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等。
(3)请举出A、C、D三处现有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填入表内:
地区 |
物质文化景观 |
精神文化景观 |
A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