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毛泽东在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提出: “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要搞三线工业基地建设,一、二线也要搞军事工业。”‘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
概括指出三线建设决策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西南地区物产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但由于地形复杂,开发不易,总体发展相对落后。从1964年开始的以西南地区为重点的三线建设,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攀枝花是西南地区在三线建设中兴起的工业基地,其北有绵阳、德阳等工业重镇,攀枝花东北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东有六盘水煤炭基地。
读下图回答:
影响攀枝花工业区位的有利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该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填写铁路线名称:
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填写矿区名称:
⑤____,⑥_____,⑦_____。
(3)填写城市名称:
③________,②________。
(4)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_________,因此应着重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西藏是我国目前唯一没通铁路的省区,但先后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图中A为_____公路、B为_____公路、C为_____公路、D为_____公路。目前,青藏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____。
(2)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 )
A.高原问题 B.高寒问题
C.缺氧问题 D.冻土问题
(3)青藏铁路将穿越的山脉是 ( )
A.祁连山 B.喀喇昆仑山
C.唐古拉山 D.喜马拉雅山
(4)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这是由于铁路运输 ( )
A.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把货物送到工矿企业、乡村甚至边远地区
B.运量大,速度最快,时间效益高
C.虽然速度最慢,但运量大、运输价格低
D.运输速度较快,运输量大,运输价格较低
(5)青藏铁路穿越的自然保护区是 ( )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D.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6)修建青藏铁路,对于加强我国民族关系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C能源基地是_______。
(2)表示B城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图为( )。(将上面四幅图中正确一幅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3)图示地区积温数值范围为___~___℃,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积温值A地高于E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B两地相比,前者距海较远,但其降水量却较后者多约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材料一: 30多年前,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大铁矿。毛泽东主席听了汇报后,问那个地方叫什么,回答说没有名字,只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当地人叫它攀枝花。毛泽东笑了: “那就叫攀枝花吧! ”
现在,攀枝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人口已达近百万。
材料二: 攀枝花市位于雅砻江汇入金沙江处,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攀枝花铁矿还含有钒、钦等稀有金属伴生矿,适合冶炼优质合金钢。成昆铁路修建后,攀枝花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被称为“西南钢城”。
(1)攀枝花市成为钢铁工业基地的主要条件和因素是________。
(2)成昆铁路的修建,对攀枝花市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3)攀枝花市在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下列能改善攀枝花环境的措施是( )
A.在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疏散市区人口
B.大规模扩大城区面积,减轻人口过多的压力
C.严格控制工厂排放“三废”标准,并对“三废”进行回收利用
D.将工矿企业迁往远离城市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表1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表
56.14% |
20.09% |
12.57% |
8.02% |
3.18% |
耕地 |
其他用地 |
林业用地 |
牧业 |
宜农工序荒地 |
表2 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结构表
37.73% |
14.41% |
6.25% |
30.29% |
11.32% |
耕地 |
其他用地 |
草地 |
宜农荒业 |
其他 |
(1)与黄淮海平原相比,黑龙江垦区宜农荒地________。就宜农荒地的农作物产量来看________增产潜力大。
(2)黄淮海平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是________。
(3)试分析两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将近70%,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却每年要进口大量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还成立了“树木银行”,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砍伐的树必须存入“银行”,等工程完工后,再种植至少等量的树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1)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
A.日本木材消费量大,国内无法提供那么多木材
B.一次性筷子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日本生产利润小
C.日本的林木质量太次,不能利用
D.日本是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2)日本的一次性筷子使用后,会如何处理……………………………………( )
A.卫生填埋 B.烧掉
C.做造纸原料 D.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3)日本的做法对我国森林保护有何借鉴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按农业地域类型,“桑基鱼塘”属于_____农业,这种农业类型能使_____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与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_____效益、社会效益和__ 效益的统一。
(2)该文化景观属于( )
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
C.精神文化景观
D.非物质文化景观
(3)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_______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的生动例证
(4)“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_____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同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请将下列备选答案的相关数码写在图中A、B、C、D处。
①生活燃料②沼气池③种植业④畜牧业
(2)图中a表示___,b表示_____。
(3)沼气的使用,直接缓解了广大农村生活能源问题,间接保护了_____,减少了水土流失。
(4)利用沼气的季节,广东与湖北相比,哪个长?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