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3340  43348  43354  43358  43364  43366  43370  43376  43378  43384  43390  43394  43396  43400  43406  43408  43414  43418  43420  43424  43426  43430  43432  43434  43435  43436  43438  43439  43440  43442  43444  43448  43450  43454  43456  43460  43466  43468  43474  43478  43480  43484  43490  43496  43498  43504  43508  43510  43516  43520  43526  43534  109140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 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

东部

59

41.1

10089

中部

27

35.7

5407

西部

13

23.2

4217

 

(1)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西部经济地带未来产业结构变化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五个方面写出三个经济地带最显著的经济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比较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下图,就图中反映出的有关问题分析,为保证本流域今后经济的继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日本从加拿大进口木材生产纸浆,从东南亚诸国进口木材生产家具,从中国进口白桦树生产一次性筷子。日本各餐馆将用过的一次性卫生筷收集后用以制造高级纸张,中国各餐馆则将一次性卫生筷点火烧掉或作为垃圾倒掉。

材料二:中国广西桂林某乡政府,把大批山林承包给某个体户采伐烧炭,然后卖给日本客商,带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乡财政创收,又使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当桂林风景管理

处会同林业部门前去制止时,当地乡政府领导振振有词:“我是为民办事。

(1)风景管理处和林业部门为何要制止当地毁林烧炭的行为?

(2)中国与日本的做法哪个更合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黄河源区图(下图)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源头  三年跨年度断流

据玛多县水文站观测:199713月,玛多县附近黄河干流出现首次断流;19981020日至199963日,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断流持续近8个月。其后,黄河源区连续两年出现黄河干流跨年度长时间断流。19995月,鄂陵湖出口的流量仅00013/秒,鄂陵湖至玛多县,断流干河床长达8千米。2000年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274853平方千米。19982001年河源区原有的6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仅2001年夏季,玛多县境内就有800多个湖泊干涸。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

(1)引起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是什么?

(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

(3)若我国235°N纬线发生上述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图中带框的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入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柏林市枢纽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柏林是一个________枢纽。

(2)柏林交通枢纽形成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________,地形________;经济因素是,柏林是德国的政治、________________和交通中心。

(3)柏林有若干条环线把众多的呈放射状的干线连起来。其中有________条环线位于城区之外,这样一方面保证对城市提供良好的________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________对城区交通运输的压力。

(4)图中所示枢纽类型为________

(5)柏林铁路干线分布呈现________状,环线分布在城区之外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6)这种铁路运输网络的好处是________

(7)由柏林枢纽图可见,交通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