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4181 44189 44195 44199 44205 44207 44211 44217 44219 44225 44231 44235 44237 44241 44247 44249 44255 44259 44261 44265 44267 44271 44273 44275 44276 44277 44279 44280 44281 44283 44285 44289 44291 44295 44297 44301 44307 44309 44315 44319 44321 44325 44331 44337 44339 44345 44349 44351 44357 44361 44367 44375 109140
科目:
来源: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地理文科试题
题型:013
|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回答下题。
| (1) |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
[ ] |
A. |
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
B. |
台湾省——地震多发
|
C. |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
D. |
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
|
(2) |
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众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
[ ] |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⑤
|
C. |
①③④⑤
|
D. |
①②③⑤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地理文科试题
题型:013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②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
③1996年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发,造成4名登山队员失踪
④1952年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一座新的火山岛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楠江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长江三峡两岸自古以来多崩塌、滑坡,且越接近水面线,崩塌、滑坡数量越多,其主要原因是越接近水面线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楠江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据此回答下题:
| (1) |
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现象的最大危害是
|
[ ] |
A. |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
B. |
污染了土壤
|
C. |
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
|
D. |
排放了有毒物质
|
|
(2) |
下列与这一现象相类似的事件是
|
[ ] |
A. |
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了玉米
|
B. |
刀耕火种使得植被破坏
|
C. |
丽水水田中的福寿螺疯狂繁殖
|
D. |
杀虫剂使水域中的生物减少
|
|
(3) |
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
繁殖能力强
|
B. |
适应自然能力强
|
C. |
缺少天敌
|
D. |
自然条件好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楠江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楠江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2033/0005/212f49f547016d0f8797187844423ba7/A/Image75.gif)
| (1) |
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特点是
|
[ ] |
A. |
无限性
|
B. |
可再生性
|
C. |
季节性
|
D. |
非可再生性
|
|
(2) |
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 ] |
A. |
1%
|
B. |
19%
|
C. |
20%
|
D. |
21%
|
|
(3) |
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 |
A. |
土地沙漠化
|
B. |
水土流失
|
C. |
土壤盐碱化
|
D. |
温室效应
|
|
(4) |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 |
A. |
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
B. |
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
C. |
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
D. |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
|
(5) |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 |
A. |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
B. |
退耕还林还草
|
C. |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
D. |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2031/0013/9c5097bfcbe94cd22395110440fc96c8/A/Image108.gif)
| (1) |
该地可能是
|
[ ] |
A. |
刚果盆地
|
B. |
撒哈拉沙漠南缘
|
C. |
巴西高原
|
D. |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
|
(2) |
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
[ ]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2031/0012/3ea17f732d8a462a60f2017228b008ad/A/Image107.gif)
| (1) |
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 ]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
(2) |
此图可以说明
|
[ ] |
A.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关系不明显
|
B. |
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
C.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
D.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下图中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A,B,C,D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2031/0011/693ebd67bb5831dfdbd1a938fdf630fe/A/Image104.gif)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藁城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文科试题
题型:013
|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2029/0045/63ce89c4e26ee22fb7c3d76ae4dd468a/A/A.htm1.gif)
| (1) |
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
[ ] |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③④
|
D. |
②③
|
|
(2) |
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 ] |
A. |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
B. |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
C. |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
D. |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
(3) |
上述一些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
①臭氧层破坏
②酸雨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富营养化
|
[ ]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③④
|
|
(4)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 ] |
A. |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下降
|
B. |
一月份0℃等温线向秦岭一淮河以北移动
|
C. |
台湾岛的面积增大
|
D. |
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