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4285 44293 44299 44303 44309 44311 44315 44321 44323 44329 44335 44339 44341 44345 44351 44353 44359 44363 44365 44369 44371 44375 44377 44379 44380 44381 44383 44384 44385 44387 44389 44393 44395 44399 44401 44405 44411 44413 44419 44423 44425 44429 44435 44441 44443 44449 44453 44455 44461 44465 44471 44479 109140
科目:
来源:河南省汤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下题:
| (1) |
天津市政府做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
[ ] |
A. |
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
B. |
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较差
|
C. |
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
D. |
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
|
(2) |
这项农业调整决策:
|
[ ] |
A. |
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
B. |
充分考虑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
C. |
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最大
|
D. |
说明对于食物的偏好是影响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因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汤阴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表反映了中国、印度、美国三国近几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题。
| (1) |
表中①、②、③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 |
A. |
印度、美国、中国
|
B. |
美国、印度、中国
|
C. |
印度、中国、美国
|
D. |
美国、中国、印度
|
|
(2) |
①国的国土面积比
②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
③国大得多,原因是
|
[ ] |
A. |
①国海拔低,平原面积大
|
B. |
①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
|
C. |
②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
D. |
②国城市化水平高,占用耕地较大
|
|
(3) |
②③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中,相同的是
|
[ ] |
A. |
热带沙漠广布
|
B. |
水旱灾害频繁
|
C. |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 |
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下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线,虚线为极圈,CD是日界线。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题:
| (1)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 |
A. |
甲地
|
B. |
乙地
|
C. |
丙地
|
D. |
丁地
|
|
(2)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 |
A. |
甲乙丙丁
|
B. |
甲乙丁丙
|
C. |
丙丁乙甲
|
D. |
丁丙乙甲
|
|
(3)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
[ ]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③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