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4709 44717 44723 44727 44733 44735 44739 44745 44747 44753 44759 44763 44765 44769 44775 44777 44783 44787 44789 44793 44795 44799 44801 44803 44804 44805 44807 44808 44809 44811 44813 44817 44819 44823 44825 44829 44835 44837 44843 44847 44849 44853 44859 44865 44867 44873 44877 44879 44885 44889 44895 44903 109140
科目:
来源:重庆市重庆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能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重庆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重庆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据史载,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洪水发生是每隔10年、11年左右有一次大的周期,每隔22年、110年左右有更大的洪水周期,这说明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重庆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下题。
| (1) |
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
[ ] |
A. |
甲图-5月份
|
B. |
甲图-3月份
|
C. |
乙图-7月份
|
D. |
乙图-10月份
|
|
(2) |
对高原隆起前、后N地的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
[ ] |
A. |
高原隆起前——东北风
|
B. |
高原隆起后——东南风
|
C. |
高原隆起后——西南风
|
D. |
高原隆起前——西北风
|
|
(3) |
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
[ ] |
A. |
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
B. |
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
C. |
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
|
D. |
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受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见下图)。
| (1) |
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 ] |
A. |
北美五大湖
|
B. |
黄河壶口瀑布
|
C. |
长江三角洲
|
D. |
沙漠的风蚀城堡
|
|
(2) |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
[ ] |
A. |
南方低山丘陵
|
B. |
刚果盆地
|
C. |
纳米布沙漠
|
D. |
远东山地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2009国际天文年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全球性活动,希望通过天文观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激发个人的探索发现精神。读下图回答下题。
| (1) |
读下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
[ ] |
A. |
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
B. |
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
|
C. |
100-2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
D. |
白天,100千米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及以上
|
|
(2) |
浙江在浙江安吉天荒坪建立大型天文观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
接近杭州,天文科研力量强
|
B. |
天荒坪蓄能电站提供充足电力
|
C. |
地处竹乡,生态环境好,吸引游客推广天文科普
|
D. |
海拔高,空气洁净,便于天象观察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完成下题。
| (1) |
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为:
|
[ ] |
A. |
13时13分
|
B. |
12时40分
|
C. |
11时20分
|
D. |
11时左右
|
|
(2) |
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 |
A. |
水稻种植业
|
B. |
大牧场放牧业
|
C. |
种植园农业
|
D. |
商品谷物农业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中M地在某纬线上,N、P两地在某经线上并与M点所在纬线对称分布,NP两地相距20°,据此完成下题。
| (1) |
若N地5时20分日出,M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
[ ] |
A. |
12月
|
B. |
2月
|
C. |
6月
|
D. |
10月
|
|
(2) |
若N地18时20分太阳已落,P地仍斜阳普照,这一季节:
|
[ ] |
A. |
我国江南地区收割早稻
|
B. |
美国大平原小麦返青
|
C. |
青尼罗河处于枯水期
|
D. |
巴西高原草木凋零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在甘肃陇南万象洞的一根石笋上,记录了中国过去1820年的气候变化史,更隐藏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密码。从公元530年到850年的这个时间段里,包含了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和唐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此期间季风逐渐减弱,然后在公元860年突然降到最低点,随后虽又回升了一些,但保持低水平的稳定,之后又在910年到930年之间突然下降,而这个时间正好对应唐王朝衰落的时间。而随后的60年,季风急剧增强,在980年出现一个峰值。直到1020年,季风强度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研究者把从960年到1020年这段时期称为“宋代强季风期”。读公元190年以来季风强弱示意图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气温的关联表,回答下题。
| (1) |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季风强弱和王朝兴衰关系不大
|
B. |
季风强度处于一种波动上升变化的状态
|
C. |
季风的减弱对应王朝的更替
|
D. |
季风通过影响人们思想变化而导致古代王朝的兴衰
|
|
(2) |
下列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气温的关联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
[ ] |
A. |
此时农牧界线向南迁移
|
B. |
中原(南方)地区气温没有变化
|
C. |
少数民族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
D. |
冬季风减弱,导致气候寒冷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