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读下图及部分国家人口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CO2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关系:________。
原因:________。
(2)图中所示国家中,CO2总排放量居前两位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减少CO2的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仔细阅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请回答下列各题。
(1)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
(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根据锋的分类,甲是________锋与天气图,乙是________锋与天气图。
(2)甲锋的特点是________,乙锋的特点是________。
(3)甲锋过境时的天气:________,乙锋过境时的天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甲图和乙图(沿30°N)表示的是相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
(2)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①a→b ②b→c ③e→f ④f→e
(3)a、b、c、d、e、f六处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多气旋、锋面活动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读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乙地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
(2)乙地1月受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7月受________影响,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甲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分布在________洋沿岸,该地属于________农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季风图。E为季风,F为________季风。
(2)A、B、C三地中,气压低的是________。
(3)E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图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风向: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
(2)判断季节:这种风一般在________季出现。
(3)此时是北太平洋上________(气压中心)强盛的季节和亚欧大陆上________(气压中心)强盛的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压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图中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请在图上画出A、B两处的风向。
(3)若图中所示为滨海地区,甲是陆地,乙是海洋,则图中所示的时间是________(白天、黑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材全解 高中地理 必修1(配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我国某城市某地一开阔平地上有一座楼房(北楼),现计划在其正南方距离该楼房40米处兴建一幢商品住宅楼(南楼)。为了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需对南楼高度作出限制,为此,某校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研究。
(1)第一步,他们在春分日测定了该地的经纬度。他们利用平地上一根长17.32米的旗杆做测量物,并记录下不同时间杆影长度的数值(如下表)。经分析,该地的经纬度为________。
(提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2)第二步,他们按要求对南楼的最大高度进行了计算,求得满足条件的南楼最高高度约为________米。(参考数据: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我国下列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楼房之间的间距从大到小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