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将历史关于气候的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5000多年来气候的变化情况大致如下:
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
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温暖期。
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左右。
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是这次不像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
(1)近5000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有何特点?经历了几个寒冷期和几个温暖期?
(2)以上变化属于什么尺度的气候变化?
(3)查阅网站或古书籍,找出三个证明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的证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要求:
喜马拉雅地区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你认为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
(2)试将下列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填字母代号)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以下是一位生物学家在他的探险旅程中的一段话:
“那里的环境、气候会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它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
(1)根据生物学家的描述,你能够推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吗?
(2)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3)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读“郑和下西洋路线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季风的原理分析一下,要顺风顺水到达目的地,郑和船队出发和返航分别选在什么季节比较好?为什么?
(2)郑和的船队经过了哪些气候区?请描述一下这些气候区的气候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下面是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
(1)用上表中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坐标,画一幅30年间太阳黑子活动的曲线图。
(2)把你画的图和下面的磁暴图进行比较,你能推断出两者有什么关系吗?试加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四地六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43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近30年间,一个总体趋势是外资持续、大量地进入中国。我国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为主转变为外商独资为主。4.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但中西部地区投资在逐渐加大。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试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于东部的原因的主要原因。
(2)外商在华投资办厂对东部地区的本土企业有何不利影响
(3)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4)面对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该如何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海南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六)(新人教版必修1) 题型:043
阅读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仪征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于11月29日到12月11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通过的文件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比较积极的信号,并将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继续向前。
材料二:2008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1)从经济、环境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________。(2)从企业层面看,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
________、清洁的________。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_。(3)从个人层面看,在生活中节能环保也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请试举两例你生活中节能的主要做法
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南马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43
读某城镇现状图,拟在A、B、C、D、E五地建立火电站、钢铁厂、化工厂、服装厂和自来水厂五个工厂,选择正确的厂址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冀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地理文科试题 题型:043
读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
材料二:早在18世纪,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场,引进良种美利奴羊。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牧地转为耕地
材料三:甲流域(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分布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________(地形区),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至少列举三种)。
(3)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