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4999  45007  45013  45017  45023  45025  45029  45035  45037  45043  45049  45053  45055  45059  45065  45067  45073  45077  45079  45083  45085  45089  45091  45093  45094  45095  45097  45098  45099  45101  45103  45107  45109  45113  45115  45119  45125  45127  45133  45137  45139  45143  45149  45155  45157  45163  45167  45169  45175  45179  45185  45193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2005年春文科综合)读图,回答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

(1)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大约是多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3)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钢铁厂建于20世纪50年代,试分析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宝钢的工业布局属什么类型?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评述宝钢布局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湾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南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1)根据以上材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________%。

(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哪几种?(任举4种)

(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石窟是我国三大著名石窟。综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石窟位于西部地区的有

[  ]

A.云冈石窟
B.敦煌石窟
C.敦煌石窟、龙门石窟
D.云冈石窟、敦煌石窟

(2)云冈石窟附近的全国最大煤矿是

[  ]

A.大同煤矿
B.平朔煤矿
C.神府煤矿
D.东胜煤矿

(3)十几年前,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年有数千辆运煤车驶过,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道,其积极意义是

[  ]

①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

②避免载重汽车对石窟产生震动性破坏

③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

④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为改变汽车运煤对石窟的破坏,请举出两种可以行之有效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以人类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直接燃烧以取得热能,或进一步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煤炭热效,减少污染,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3)写出下列煤炭资源的分布:

①世界煤带通过的中欧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在内蒙占新建的露天大煤矿,自南向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促使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3)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读后将材料的主要内容作一个不超过200字的摘要。

  根据科学家试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mm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mm降水,而裸露地每小时可吸收降水仅5mm。林地的降水有65%被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森林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而目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这个反差,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恶化,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为全球变暖,使水分蒸发加快,进而改变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与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等。过去5年,亚洲地区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形成的天灾就造成了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为了使地球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块荒山都绿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涌入江河,河道湖泊淤塞。这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的人为因素。

  材料二 1998年洪灾的成因与教训:1998年发生这么大的洪水,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降雨集中,也就是说,主要是天灾造成的。当然也与多年来生态破坏严重、江湖淤积、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有关。这次洪水再次告诫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洪灾这件坏事中引出有益的结论:这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材料三 1998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决定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连续13年每年拨给四川省4.8亿元,四川省出资4.8亿元,用于森林工业经营林、保护天然林的工程。四川省政府在8月发布关于四川西部三角州两市一地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公告,9月又宣布四川全省禁伐天然林,以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在四川之后,重庆、云南、黑龙江等省市地区全面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同时,将帮助森林工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开辟新的财源。

(1)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滥伐森林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试从季风气候、流域干支流分布等方面综合分析长江容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原因。

(4)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紧急通知》,随后,四川省宣布“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以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它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