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69
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代号①~④表示的化学元素或分子式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和合成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光合作用的产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________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去。
(3)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联系起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B.在很大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有些植物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作用,如大气中污染可从矮牵牛花受到伤害而叶完好得到指示
C.绿色植物有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作用,如在干旱地区,营造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和美化环境
D.生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阅读以下文字资料和相关地图,然后完成各项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该峡谷长达504.6千米,平均深度约5 000米,最深达6 009米,峡谷平均坡降为9.14‰,最陡的地方竟达75.35‰,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貌奇特,地壳活动频繁。大峡谷是天然水汽通道,这里出现的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这里冰川与森林相吻合,是奇异的植物世界,生物学称之为“物种基因库”,许多学科的科学家趋之若鹜,称之为世界罕见的“野外实验室”。
(1)大峡谷地区发育了丰富的天然植被,从河谷底部到高山顶,随着水热组合的变化,其类型也发生变化。
①将下列大峡谷地区植被类型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与数码配对:
a.热带季雨林
b.寒带冰原植被
c.暖温带常绿阔叶林
d.寒温带常绿针叶林
e.暖温带常绿针叶林
f.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g.亚寒带灌木丛、草甸
②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因为它决定了________。从该地区植被分布特点看,大峡谷地区自然带分布呈现出________规律。
(2)有关大峡谷地区的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B.青藏高原冰川融水,水分条件优越
C.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原始森林未被破坏
D.大峡谷口向南敞开,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水汽,深入峡谷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读自然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说明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2)在自然环境构成要素中,________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________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生物在________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9%。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方框内,组成正确的关系图。
A.大气中碳元素增多
B.全球变暖
C.沿海陆地被淹
D.化石燃料被开采后燃烧
E.碳元素循环
F.海面上升
G.地壳中碳元素减少
H.极冰融化
I.排放
此图说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是在不断________。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各个要素的________,从而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读生物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项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①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②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
(4)________称为生物循环,它促使________和一不断地迁移运动,________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联系起来。
(5)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说,生物出现后,使自然界中________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造了________圈、________圈和岩石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读“生物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方框内填写:环境、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微生物名称。
(2)由于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质,植物又是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________。
(3)若本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写出各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____作用;②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作用;④________作用;⑤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如图是“理想大陆上生产者生产量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者产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把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而获得的。
(2)影响生产者产量高低的气候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在大陆东岸从赤道向两极,生产者的产量逐渐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地理事物具有____________地带性特征。
(4)中纬地区,同一纬线上生产者产量的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________差异所致的。
(5)生产者有机质累积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者_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作用的对比。一个地区气候的___________越大,其有机物累积越高,糖份含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69
我国的一艘综合科学考察船于3月2日8∶00从上海出发,先跨越太平洋,途经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经过整整20天的航行到达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首都利马(77°W,12°S)。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从利马航行到澳大利亚的悉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船只航行至利马时,当地时间(区时)为___________(月、日、时)。
(2)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过程中,在北半球的航行基本上是___________(逆或顺)洋流而行,到达利马后,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__________(南或北)。
(3)在航行中,可信的现象有
[ ]
A.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利马途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从圣弗朗西斯科到利马途中,海水温度逐渐增高
C.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可能跨越的风带依次有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
D.从上海到利马的航行中,全球昼夜等长
(4)从上海出发三个月后,轮船到达悉尼,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该地的典型植被为_____________,当地河流正值___________期(枯水/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