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110  46118  46124  46128  46134  46136  46140  46146  46148  46154  46160  46164  46166  46170  46176  46178  46184  46188  46190  46194  46196  46200  46202  46204  46205  46206  46208  46209  46210  46212  46214  46218  46220  46224  46226  46230  46236  46238  46244  46248  46250  46254  46260  46266  46268  46274  46278  46280  46286  46290  46296  46304  109140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

(3)判断图中A地是否受台风或寒潮的影响?为什么?

(4)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下面图表表示清洁生产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图框内。

A.产品废弃处置

B.产品批发零售

C.产品生产制造

D.产品包装运输

E.产品使用回收

F.原材料加工

G.资源的摄取

 

(2)清洁生产从_______到生产制造、到消费使用和_______等全过程都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3)清洁生产包括利用清洁_______、清洁的_______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4)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______,并拓展到_______。

(5)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_效益与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这有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

(6)实现清洁生产最重要最关键的措施是依靠___________才能达到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下面的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过去咸海渔产丰富,沿岸百万居民受益,

而今它的水域面积缩小了40%以上,周边寸草不长,成了盐碱化严重的不毛之地。

  25年前,咸海的渔港穆伊纳克有近万人从事渔业,而今它成为远离咸海几十千米的内陆小城。渔村乌切塞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近千户居民,现已不到200户,村庄已被沙丘包围了。

  咸海一带的气候也越来越恶劣,一年到头狂风不止,滩地上空盐粒飞舞,对于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极大,患食道癌、呼吸道疾病、眼病的人数猛增。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河沿岸为发展棉花生产,挖水渠,修堤坝,不断扩大灌溉面积,棉花产量翻了一番,咸海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两河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湖水水面逐年下降,合盐量增加,干涸面积日益扩大。

(1)导致咸海湖水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盐度增加,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原因有哪些?

(2)该地区不合理灌溉会导致什么后果?为什么?

(3)上述报道反映了目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咸海的厄运说明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此为鉴,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必须走____________的道路,在我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2000年春季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地区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_和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常与________过境有关,若该锋过境时,锋前的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常形成天气。

(4)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世界13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13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

(1)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________作用制约。

(2)矿产资源按性质属________资源,其数量是________的。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多数的是________国家。

(3)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4)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________问题,即提高资源________,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_地区。

(2)世界上惟一的城市岛国是_________(填图上数字代号),该国位于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区,它也被列为最缺水国家之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_环流的影响。然而现在上海却已成为_________性缺水城市。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项选择)

[  ]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来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如上图所示,地球表面四大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分析四个圈层的相互关联,填出图中A、B、C,D表示的圈层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桂林山水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请你根据桂林地区的自然环境,说明喀斯特地貌发育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3)地球四大圈层,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请说出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和交换的主要形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竟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界于二者之间”。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徐霞客是____________朝代人,是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个由该地貌形成的我国著名旅游景点__________。

(4)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_______;“流多浑浊”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5)文中“穿穴之流”是指___________。

(6)利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简述人类如何趋利避害地开发利用这种地形景观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桂林旅游区,不仅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以灵渠——中国古代最早的运河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加之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据报道,在2003年国庆“黄金旅游周”期间,以桂林市(110°E,25°N)为中心的桂林旅游区游客比1999年增加了五成,旅游收入是1999年同期的二倍,再次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桂林著名的山水秀色是在可溶性石灰岩地区广泛发育而成的。由于处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流水的_______作用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2)用化学式表示桂林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列出化学方程式,表示桂林各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地形被称作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岩地区,它的成因是_______。

(2)图中A是_______,B是_______。

(3)该类地形因在_______高原较为典型而得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省或自治区)。

(4)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多种特征的著作是

[  ]

A.《水经注》
B.《山海经》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