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260 46268 46274 46278 46284 46286 46290 46296 46298 46304 46310 46314 46316 46320 46326 46328 46334 46338 46340 46344 46346 46350 46352 46354 46355 46356 46358 46359 46360 46362 46364 46368 46370 46374 46376 46380 46386 46388 46394 46398 46400 46404 46410 46416 46418 46424 46428 46430 46436 46440 46446 46454 109140
科目:
来源:浙江省瑞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题。
| (1) |
甲、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 ] |
A. |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B. |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 |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 |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
(2) |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 ] |
A. |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
B. |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
C. |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
D. |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
|
(3) |
乙地所在的省份
|
[ ] |
A. |
是我国香蕉主要产区
|
B. |
锑矿和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丰富
|
C. |
喀斯特地形广布
|
D. |
京九线穿过该省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南马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
A.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
C.
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兰溪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
A.
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排放,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
B.
采油采矿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核废料深海存储都会引起海洋污染
C.
海洋污染类型可分为石油污染、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重金属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兰溪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兰溪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冀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根据所学知识,读南亚地区图回答下题:
| (1) |
关于A、B两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A城为加尔各答,B城为孟买
|
B. |
A城是印度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港口
|
C. |
B城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
D. |
B城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
|
(2) |
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
A. |
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
|
B. |
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
C. |
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
|
D. |
茶叶分布在东北部
|
|
(3) |
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
A. |
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
B. |
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
C. |
南部为德于高原
|
D. |
德干高原东高西低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回答下题
| (1) |
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 ] |
A. |
锋面雨
|
B. |
对流雨
|
C. |
台风雨
|
D. |
地形雨
|
|
(2) |
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
[ ] |
A. |
海陆间循环
|
B. |
海上内循环
|
C. |
夏季风环流
|
D. |
冬季风环流
|
|
(3) |
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 ] |
A. |
南半球7月等温线
|
B. |
南半球1月等温线
|
C. |
北半球7月等温线
|
D. |
北半球1月等温线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喷水壶,往两个“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回答下题。
| (1) |
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 ] |
A. |
高出很多
|
B. |
高出稍许
|
C. |
高度相同
|
D. |
高度较低
|
|
(2) |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 ] |
A. |
黄土塬
|
B. |
沙滩地
|
C. |
沼泽地
|
D. |
自流盆地
|
|
(3) |
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 ] |
A. |
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
B. |
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
C. |
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
D. |
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二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下面的A、B、C、D四幅图,回答下题。
| (1) |
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地区、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
[ ] |
A. |
|
B. |
|
C. |
|
D. |
|
|
(2) |
有关上题中符合条件的P地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处
|
B. |
位于我国二三阶梯交界处
|
C. |
位于黄河流域
|
D. |
为四川盆地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沈阳二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