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480 46488 46494 46498 46504 46506 46510 46516 46518 46524 46530 46534 46536 46540 46546 46548 46554 46558 46560 46564 46566 46570 46572 46574 46575 46576 46578 46579 46580 46582 46584 46588 46590 46594 46596 46600 46606 46608 46614 46618 46620 46624 46630 46636 46638 46644 46648 46650 46656 46660 46666 46674 109140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 (1) |
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有以下说法:
①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②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④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等。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 |
A. |
①④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③④
|
|
(2) |
有关目前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重化工业向轻工业转变
|
B. |
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
C. |
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转变
|
D. |
技术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转变
|
|
(3) |
该省城市化进程中吸引的大量外来劳动力。下列省份
①四川、江西
②安徽、山东
③广西、湖南
④贵州、浙江,该省外来劳动力主要来自其中的
|
[ ] |
A. |
①④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题。
| (1) |
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B. |
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不属于同一干湿地区
|
C. |
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
D. |
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
|
(2) |
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
A. |
甲、乙两省内河航运交通居首位
|
B. |
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
C. |
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
D. |
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题。
| (1) |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
B. |
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
C. |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
D. |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
|
(2) |
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甲地多洪涝灾害
|
B. |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
C. |
乙地为季风气候
|
D. |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
|
(3) |
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 ] |
A. |
棉纺织工业
|
B. |
麻纺织工业
|
C. |
水产品加工业
|
D. |
电子工业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下图),完成下题。
| (1) |
按照分类,广东省属于
|
[ ] |
A. |
Ⅰ类省区
|
B. |
Ⅱ类省区
|
C. |
Ⅲ类省区
|
D. |
Ⅳ类省区
|
|
(2) |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最多
|
B. |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广东省人均产粮低的主要原因
|
C. |
Ⅰ类省区人均产粮最高主要是因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最好
|
D. |
Ⅳ类省区人均产粮最低主要是因为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最差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X、Y两地分别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东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下题。
| (1) |
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
(2) |
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 ] |
A. |
滩涂→盐荒地→旱地
|
B. |
盐荒地→滩涂→旱地
|
C. |
旱地→盐荒地→滩涂
|
D. |
林草地→旱地→滩涂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 (1) |
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 ] |
A. |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
B. |
bf-地表崎岖、降水少
|
C. |
ce-光照充足、风沙小
|
D. |
dg-气候湿润、林地多
|
|
(2) |
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 ] |
A. |
c
|
B. |
d
|
C. |
e
|
D. |
f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题。
| (1) |
下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 ] |
A. |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
B. |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
C. |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
D. |
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
|
(2) |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
B. |
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
C. |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
D. |
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
|
(3) |
关于图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
B. |
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
C. |
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
D. |
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题。
| (1) |
有关“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
A. |
“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 |
“金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太行山
|
C. |
“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
D. |
“银色中国”和“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
(2) |
关于各区域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
A. |
“黄色中国”——龙舟竞渡
|
B. |
“金色中国”——大漠驼铃
|
C. |
“绿色中国”——四季长青
|
D. |
“银色中国”——雪山连绵
|
|
(3) |
各区域特征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 |
A. |
“黄色中国”——海拔高度
|
B. |
“金色中国”——海陆位置
|
C. |
“绿色中国”——地形起伏
|
D. |
“银色中国”——纬度位置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1月双周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 (1) |
图中
|
[ ] |
A. |
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
B. |
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
C. |
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
D. |
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
|
(2) |
该聚落
|
[ ] |
A. |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
B. |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
C. |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D. |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