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496 46504 46510 46514 46520 46522 46526 46532 46534 46540 46546 46550 46552 46556 46562 46564 46570 46574 46576 46580 46582 46586 46588 46590 46591 46592 46594 46595 46596 46598 46600 46604 46606 46610 46612 46616 46622 46624 46630 46634 46636 46640 46646 46652 46654 46660 46664 46666 46672 46676 46682 46690 109140
科目:
来源: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第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9/0006/bbc51dc41e71a7fb6bd44c1f23c1e99a/A/Image5.jpg)
| (1) |
该日,P的昼长是
|
[ ] |
A. |
6小时
|
B. |
8小时
|
C. |
18小时
|
D. |
16小时
|
|
(2) |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天津的昼长正在变长
|
B. |
天津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
C. |
澳大利亚正
值小麦播种季节
|
D. |
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可能处于较低时期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中图2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是一相对高度128米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9/0005/72931b60991fbb4d9b04eb01c5bc3865/A/Image4.jpg)
| (1) |
形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 ]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
(2) |
关于该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景观属于地文景观
②欣赏该景观对天气的要求较高
③欣赏该景观对观赏位置的要求较高
④该景观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无关
|
[ ]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③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9/0004/27f8ef68e798a7d525b16e50f796011a/A/Image3.jpg)
| (1) |
图中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石化基地是
|
[ ]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
(2) |
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
[ ] |
A. |
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
B. |
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
C. |
能源和矿产缺乏是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
D. |
④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图3),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9/0003/6dc78bc2f0b4633c8856b1b018755c4f/A/Image2.jpg)
| (1) |
关于该县五、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六普人口峰谷变化主要是由于机械人口迁移导致
|
B. |
从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越来越少,中年人越来越多
|
C. |
五普0~4岁人口较少是当时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导致幼儿死亡率较高所致
|
D. |
六普30~34岁人口较五普20~24岁人口有明显增加,原因之一是该县经济发展较快,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
|
(2) |
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地大量劳动力流失
②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③人口老龄化明显
④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下降
|
[ ]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地理试题
题型:013
2011年8月20日,热带风暴“艾琳”生成。8月22日,加强成为飓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以上。受其影响的总人口达到6500万人,损失估计超过100亿美元。下图为北美飓风“艾琳”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回下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D.B地由于地势低平,受此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2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地理试题
题型:013
|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读中国部分区域图(下图),结合资料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9/0001/4fddd037d97452485f535c91266b7dba/A/Image0.jpg)
| (1)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渭河所在地形是由于断裂下陷及河水下切形成的
|
B. |
壶口瀑布的旅游开发条件中,最不利的因素是安全问题
|
C. |
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所在省区简称是晋
|
D. |
渭河南侧支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
(2) |
图中阴影部分
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对于该地干旱严重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旱腰带”位于黄土高原上,起伏大,存水效果差
②位于南侧山地雨影区降水少
③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
④植被较茂密,对水的消耗量大
|
[ ]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1/0006/ed73dbc86a7806470ffccec484633af3/A/Image5.jpg)
| (1) |
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
[ ] |
A. |
东西走向
|
B. |
南北走向
|
C. |
东北-西南走向
|
D. |
西北-东南走向
|
|
(2) |
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
[ ] |
A. |
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
B. |
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
C. |
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
D. |
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等值线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1/0004/df5a8d121e8bd5460a39a31027ced9f6/A/Image3.jpg)
| (1) |
假设图中等值线值的单位为米,L为河流,则图示箭头中正确表示地表水流动方向的是
|
[ ]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
(2) |
假设图中等值线值的单位为百帕,箭头④表示正确的大气运动方向,且图中等值距为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图示为高空某高度等值线图
|
B. |
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1 010、995
|
C. |
图示区域应该位于南半球
|
D. |
若L线为某天气系统,a处此时为阴雨天气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1/0001/532fa57b88fe2a2344cc776e5d0e2e2f/A/Image0.jpg)
| (1) |
上面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A. |
甲丙丁乙
|
B. |
乙甲丁丙
|
C. |
丙丁甲乙
|
D. |
乙丁甲丙
|
|
(2) |
若要绘制青岛市崂山区的地形图,应选择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才使图上内容最详细
|
[ ] |
A. |
1厘米代表50千米
|
B. |
1/250 000
|
C. |
1∶50 000
|
D. |
二百万分之一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读下图,回答下题。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R0/0150/0021/8a1c2d6cbe56eafff22c7b52865cd178/A/Image11.gif)
| (1) |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
B. |
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
C. |
地形由两个高原和一个平原组成
|
D. |
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
|
(2) |
从②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
[ ] |
A. |
土耳其海峡、曼得海峡、红海
|
B. |
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
C. |
霍尔木兹海峡、曼得海峡、苏伊士运河
|
D. |
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得海峡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