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619 46627 46633 46637 46643 46645 46649 46655 46657 46663 46669 46673 46675 46679 46685 46687 46693 46697 46699 46703 46705 46709 46711 46713 46714 46715 46717 46718 46719 46721 46723 46727 46729 46733 46735 46739 46745 46747 46753 46757 46759 46763 46769 46775 46777 46783 46787 46789 46795 46799 46805 46813 109140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一科学家在南半球某地考察,观测到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大值,最小值,完成下题。
| (1) |
当日太阳高度角最小时,观测者看到太阳在
|
[ ] |
A. |
正东方
|
B. |
正西方
|
C. |
正南方
|
D. |
正北方
|
|
(2) |
当地的地理纬度是
|
[ ] |
A. |
75°S
|
B. |
|
C. |
60°S
|
D. |
90°S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cm2)状况。完成下题。
| (1) |
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
黄赤交角的存在
|
B. |
公转速度的变化
|
C. |
自转速度的变化
|
D. |
日地距离的变化
|
|
(2) |
造成70°N纬线上6月22日比70°S纬线上12月22日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
黄赤交角的变化
|
B. |
公转速度的变化
|
C. |
自转速度的变化
|
D. |
近、远日点的变化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下表是北京和M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表1),分析并回答下题。
| (1) |
这一天是
|
[ ] |
A. |
春分日之后
|
B. |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
|
C. |
夏至日前后
|
D. |
冬至日前后
|
|
(2) |
M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
|
[ ] |
A. |
太阳不落现象
|
B. |
大气反射现象
|
C. |
大气散射现象
|
D. |
出现极光现象
|
|
(3) |
M地位于
|
[ ] |
A. |
赤道地区
|
B. |
回归线地区
|
C. |
中纬地区
|
D. |
极地地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图回答下题。
| (1) |
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 ] |
A. |
12月22日9点20分
|
B. |
12月22日9点40分
|
C. |
6月22日6点20分
|
D. |
6月22日6点40分
|
|
(2) |
Q点位于
|
[ ] |
A. |
南极点的西南方向
|
B. |
新加坡的正东方向
|
C. |
北京的西南方向
|
D. |
南极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下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钟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下图是我国某科考队员在黄河站(,)在24小时内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题
| (1) |
图中太阳高度最低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大约是
|
[ ] |
A. |
7时
|
B. |
18时56分
|
C. |
6时56分
|
D. |
17时
|
|
(2) |
拍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有可能在
|
[ ] |
A. |
|
B. |
|
C. |
|
D. |
赤道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 (1) |
四图中小河自西向东流的是
|
[ ] |
A. |
甲图
|
B. |
乙图
|
C. |
丙图
|
D. |
丁图
|
|
(2) |
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均正确的
|
[ ] |
A. |
甲图
|
B. |
乙图
|
C. |
丙图
|
D. |
丁图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三地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回答下题。
| (1) |
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 |
A. |
甲、乙、丙
|
B. |
甲、丙、乙
|
C. |
乙、甲、丙
|
D. |
丙、乙、甲
|
|
(2) |
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可能出现的是
|
[ ] |
A. |
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
B. |
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
C. |
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
D. |
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题:
| (1) |
P地位于T地的
|
[ ] |
A. |
东北方向
|
B. |
东南方向
|
C. |
西北方向
|
D. |
西南方向
|
|
(2) |
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
[ ] |
A. |
东北、5小时
|
B. |
西北、6小时
|
C. |
东南、5.5小时
|
D. |
西北、5.5小时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漳浦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三单元试卷(一)、地理
题型:013
|
北京时间2006年10月18日18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通信卫星二号”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又取得新的进展。此次发射主要是演示验证卫星平台新技术,并对国土资源、地理环境进行试验性测量和监测。完成下题
| (1) |
我国卫星发射时,美国佛罗里达州宇航中心(28°N,81°W)的监测屏幕上显示的当地时间为
|
[ ] |
A. |
18日5小时20分
|
B. |
19日8小时8分
|
C. |
17日5小时20分
|
D. |
17日8小时8分
|
|
(2) |
此时,全球新、旧一天的时间长短关系是
|
[ ] |
A. |
T新>T旧
|
B. |
T新<T旧
|
C. |
T新=T旧
|
D. |
无法判定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