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664  46672  46678  46682  46688  46690  46694  46700  46702  46708  46714  46718  46720  46724  46730  46732  46738  46742  46744  46748  46750  46754  46756  46758  46759  46760  46762  46763  46764  46766  46768  46772  46774  46778  46780  46784  46790  46792  46798  46802  46804  46808  46814  46820  46822  46828  46832  46834  46840  46844  46850  46858  109140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解放后,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地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大铁矿,当时还没有名字,只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当地人叫它攀枝花,毛泽东知道后说:“那就叫它攀枝花吧!”现在攀枝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据此完成下题。

(1)

攀枝花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  ]

A.

自然条件优越

B.

资源丰富

C.

交通便利

D.

市场广阔

(2)

攀枝花市的对外交通联系主要以铁路为主,经过攀枝花市的铁路有

[  ]

A.

宝成铁路

B.

成渝铁路

C.

川黔铁路

D.

成昆铁路

(3)

攀枝花市在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下列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中适合攀枝花的是

[  ]

A.

在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

B.

大规模扩大城区面积,减轻人口过多压力

C.

严格控制工厂“三废”排放标准,积极开展“三废”回收利用

D.

将工矿企业迁往城市远郊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按照区域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①受资源、运输、环境严重污染等不利影响,区域内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减,在其他区域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 ②由个别中心逐渐向东向西扩展,出现了许多工业中心,区域不断扩展,产业结构也逐渐复杂化,出现了多种机械加工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工业部门,从区域外部输入(包括从国外进口)大量资源,区域内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③附近有优质大煤田,随着运河的建成和铁路的通达,逐渐形成了钢铁中心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下题。

(1)

秦汉时期属于发展的

[  ]

A.

初期阶段

B.

成长阶段

C.

转型阶段

D.

再生阶段

(2)

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

[  ]

A.

基本协调

B.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C.

环境污染严重

D.

生态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回答下题。

(1)

以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  ]

A.

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石家庄

B.

大庆、抚顺、阜新、匹兹堡

C.

多特蒙德、伊春、郑州、长沙

D.

玉门、抚顺、郑州、西安

(2)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企业

(3)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枯竭而下降

B.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下图为中国地图北回归线上的一段。H点以东为海洋,N点以西为我国邻国。读图判断下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S在东八区

B.

N所在省区沿海常年受台风的影响

C.

G所在省区经济特区多且城镇化水平较高

D.

属于H所在省的有钓鱼岛和舟山渔场

(2)

出N省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的名称是

[  ]

A.

怒江

B.

澜沧江

C.

雅砻江

D.

红水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读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判断下题。

(1)

乙地年太阳辐射量比甲地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年太阳高度角小

B.

地势高

C.

气候干燥,降水少

D.

云量多,降水多

(2)

甲地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高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C.

常年受副高控制

D.

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3)

甲地的太阳辐射和年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①阳光充足,可一年两熟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水稻栽种面积广 ④瓜果甜度高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根据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题。

(1)

我国大陆上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地区向南弯曲的原因是受

[  ]

A.

太阳辐射的影响

B.

地势的影响

C.

降水量的影响

D.

植被的影响

(2)

既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又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

A.

内蒙古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3)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热量条件差异

B.

降水条件差异

C.

地形条件差异

D.

土壤条件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题。

(1)

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①两地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 ②两地多为粉沙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

关于两地生产、生活的正确叙述是 ①左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右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右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读下图,完成下题(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1)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

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

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

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2)

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  ]

A.

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

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

均为雨热同期

D.

均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读下面针阔叶混交林在三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完成下题。

(1)

造成①②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热量

B.

光照

C.

坡向

D.

降水量

(2)

造成②③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热量

B.

降水量

C.

光照

D.

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