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933 46941 46947 46951 46957 46959 46963 46969 46971 46977 46983 46987 46989 46993 46999 47001 47007 47011 47013 47017 47019 47023 47025 47027 47028 47029 47031 47032 47033 47035 47037 47041 47043 47047 47049 47053 47059 47061 47067 47071 47073 47077 47083 47089 47091 47097 47101 47103 47109 47113 47119 47127 109140
科目:
来源:2007年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题型:013
|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题。
| (1) |
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
[ ] |
A. |
>400,>25
|
B. |
<400,>25
|
C. |
>400,<25
|
D. |
<400,<25
|
|
(2) |
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
[ ] |
A. |
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
B. |
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
C. |
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
D. |
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
|
(3) |
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 ] |
A. |
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
B. |
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
C. |
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
D. |
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题型:013
|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被排入松花江,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12月22日,所造成的污染带抵达俄罗斯远东重镇哈巴罗夫斯克,给当地居民的饮水带来困难,俄罗斯向中方提出4000万元人民币的索赔要求。据此回答下题。
| (1) |
松花江上污染带的流速约为
|
[ ] |
A. |
3.2千米/小时
|
B. |
1.8千米/小时
|
C. |
0.8千米/小时
|
D. |
0.1千米/小时
|
|
(2) |
污染物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污染水体后,最佳的治理方法是
|
[ ] |
A. |
燃烧法
|
B. |
播撒粉状石灰沉降
|
C. |
放任自净
|
D. |
活性炭吸附
|
|
(3) |
俄罗斯向中方的索赔事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 |
A. |
共同性原则
|
B. |
持续性原则
|
C. |
公平性原则
|
D. |
全球性原则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题型:013
|
读右图,回答下题。
| (1) |
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正确完成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
[ ] |
A. |
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
B. |
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
C. |
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
D. |
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
|
(2) |
此图可以说明:①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 ③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 ④生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
|
[ ]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
(3) |
此图还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
[ ] |
A. |
①②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题型:013
|
下图为30°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
| (1) |
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
A. |
甲丁丙乙
|
B. |
甲丁乙丙
|
C. |
乙丙丁甲
|
D. |
丁丙乙甲
|
|
(2) |
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
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
|
B. |
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
C. |
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
D. |
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题型:013
|
下图所示区域中A、B两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28°34′和27°34′,且A地当日物体影子最短时,格林尼治时间为3时54分。读图回答下题。
| (1) |
图示地区范围内的著名工业区是
|
[ ] |
A. |
辽中南工业区
|
B. |
韩国釜山工业区
|
C. |
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
|
D. |
英格兰南部工业区
|
|
(2) |
该图的比例尺是
|
[ ] |
A. |
|
B. |
|
C. |
1∕10000000
|
D. |
1:4500000
|
|
(3) |
该工业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 ] |
A. |
环境污染严重
|
B.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C. |
生产结构单一
|
D. |
工业布局不合理
|
|
(4) |
与该工业区处于同一自然带的另一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是
①受季风的影响 ②受西风的影响 ③受暖流的影响 ④受寒流的影响 ⑤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⑥受地形的影响
|
[ ] |
A. |
①④⑤
|
B. |
②③⑤
|
C. |
①③⑥
|
D. |
②③⑥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题型:013
|
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读图回答下题。
| (1) |
A点的坐标是
|
[ ] |
A. |
10oN,80oE
|
B. |
10oS,80oE
|
C. |
10oN,100oW
|
D. |
10oS,100oW
|
|
(2) |
该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 ] |
A. |
90o
|
B. |
80o
|
C. |
70o
|
D. |
66o34′
|
|
(3) |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 |
A. |
2点40分
|
B. |
14点40分
|
C. |
13点20分
|
D. |
1点20分
|
|
(4) |
P在Y的
|
[ ] |
A. |
西北方向
|
B. |
东南方向
|
C. |
西南方向
|
D. |
东北方向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西海东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013
|
工业旅游是一些工业企业利用其自身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以及独特制造工业流程、工人工作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观、体验的一种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据此回答下题。
| (1) |
工业旅游的兴起,说明现代旅游的特点之一是:
|
[ ] |
A. |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
B. |
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
C. |
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
D. |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
|
(2) |
工业旅游发源于法国,其传播到中国的过程属于文化的:
|
[ ] |
A. |
传染扩散
|
B. |
等级扩散
|
C. |
刺激扩散
|
D. |
迁移扩散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西海东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013
|
右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题。
| (1) |
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距离分别是
|
[ ] |
A. |
20km 60km
|
B. |
40km 60km
|
C. |
60km 80km
|
D. |
80km 100km
|
|
(2) |
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
[ ] |
A. |
市场和交通
|
B. |
劳动力和水源
|
C. |
交通和土壤
|
D. |
气候和地形
|
|
(3) |
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
[ ] |
A. |
乳牛、花卉、粮食
|
B. |
蔬菜、养鱼场、水果
|
C. |
蔬菜、林业、养鸡场
|
D. |
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西海东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013
|
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 (1) |
在图中,③区
|
[ ] |
A. |
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
B. |
常住居民最多
|
C. |
内部分区明显
|
D. |
环境质量最差
|
|
(2) |
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 ] |
A. |
学校、体育馆
|
B. |
消防车库、城市雕塑
|
C. |
政府机关、停车场、
|
D. |
超市、文化馆
|
|
(3) |
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 ] |
A. |
与市中心的距离
|
B. |
自然环境条件
|
C. |
基础服务设施
|
D. |
交通通达度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西海东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013
|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下题。
| (1) |
在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
[ ] |
A. |
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
B. |
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
C. |
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
D. |
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
|
(2) |
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OC)
|
[ ] |
A. |
3
|
B. |
9
|
C. |
12
|
D. |
15
|
|
(3) |
下列地理现象是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
|
[ ] |
A. |
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疏草原
|
B. |
吐鲁番盆地夏季高温
|
C. |
美国中部草原地区的沙尘暴问题
|
D. |
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